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1.方法。
(1)原、輔材料質量要求:河蟹:選擇100~125克/只規格大小的鮮活河蟹,要求外殼清潔,健康強壯,活動狀態良好,不得有病蟹、死蟹或捕獲時間太長的弱蟹;食鹽:應符合GB5461的質量標準;白砂糖:應符合GB3171的質量標準:醬油:應符合GB2717的質量標準;香辛料:干燥、香味正常,無霉爛變質現象;生姜:新鮮脆嫩,香辣味強,無霉爛變質現象。
(2)工藝流程。
①原料驗收→預處理→分級清洗→瀝水;
②輔料處理→配料;
經過①和②后→腌制→消毒抑菌處理→鹵液調整→裝瓶→成品。
(3)操作要點。
①原料預處理:將選好的河蟹放入潔凈水池內暫養1~2天,使其吐凈泥沙污穢,要注意及時充氧,換水,并剔除死、病蟹。
②分級清洗:選擇100~125克/只大小,較為均勻的蟹作為本產品原料,其他規格的河蟹另做他用。清洗時用刷子仔細將蟹的腹背及毛爪子洗刷干凈。
③輔料處理:輔料包括鹽、粉、醬油、香辛料等,其中香辛料需研末后按比例混合,并炒香才能使用。香辛料配比:八角0.4%、花椒0.5%、茴香0.3%、草果0.4%、白芷0.4%、桂皮0.3%、甘草0.3%、橘皮0.5%(注:配料量為腌制鹵量的百分比)。用時將香料用紗布包扎好,均勻放在腌制鹵中。
④腌制:腌制時要注意使用器具及腌制容器必須洗凈并進行消毒殺菌處理。腌制時調料及配料需按次序先后放入,并和河蟹拌勻。腌制鹵以完全浸沒河蟹為宜。
⑤抑菌、除菌處理:在腌制過程中,會逐漸滋長霉菌和一些嗜鹽性細菌,這些霉菌及細菌的產生將直接影響到產品的味感和質量,為此需要及時抑制,盡量去除。
2.相關指標:在腌制過程中,應定時檢查鹵水比重、顏色、氣味和蟹的肉質是否正常,發現異情需及時對癥處理,以免變質。
外觀:成品蟹呈醬黑色,色澤均勻、肢體無缺損、無腐敗變質現象。氣味:有醬漬蟹香味,無不良氣味及異味。口感:味道鮮美,風味濃郁。
3.注意事項。
(1)醬漬蟹在加工過程中,保證其成品質量的首要關鍵是原料蟹的選擇,原料蟹規格大小要適宜,一般以100~125克/只左右為宜。此外,加工前原料蟹起捕時間長短也是成品質量好壞的重要環節,起捕時間太長的原料蟹,由于體能消耗太大,加工后制成的產品蟹腿部干癟、口感欠佳。
(2)原料蟹在腌制前必須進行吐污處理。吐污的目的其一是去除河蟹的土腥氣及雜味,其二是防止腌制過程中蟹腹內腐敗變質,但吐污時間太長,會引起河蟹體能消耗過多。瀝水時間應適當加長,這樣使腹腔內空空的河蟹處于饑渴之中,以便腌制時鹵水更易迅速進入河蟹腹腔,使鹵水內外分布均衡,便于腌透腌勻。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