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所謂大規格河蟹,是指個體體重在150g以上、青背、白肚、黃毛、金爪的成蟹。目前,河蟹已成為各地主要的水產養殖品種,河蟹養殖已由追求產量的“大養蟹”向以質量、效益為中心的“養大蟹”和“養生態蟹”轉變,大規格河蟹不僅銷售通暢而且價格也比小規格河蟹高3~4倍,如規格在個體體重150g以上的河蟹市場售價為120元/kg~160元/kg,而規格在個體體重75g左右的河蟹市場售價只有30元/kg~40元/kg,如何培育生產無公害大規格河蟹成為養殖生產者最關心的問題。近年來,筆者開展以河蟹為主的生態養殖試驗,養殖獲得大規格河蟹,并取得了明顯的經濟效益。
一、池塘條件
1.蟹池建造蟹池面積在8畝左右,池水水深1m~1.5m,池底淤泥厚10cm左右,池底平整且有一定的坡度,使池底向出水口一側傾斜。四周池埂土質,有較緩的坡度,坡上植草,以便河蟹蛻殼、棲息和覓食。另外,蟹池設有進水口、排水口、牢固耐用的防逃設施以及水泵等設備。
2.清塘消毒蟹種放養前,先將池水排干,曝曬池底,并清除兇猛魚類。2月15日,蟹池進水5cm~10cm,用75kg/畝的生石灰兌水化漿后全池潑灑,進行清塘消毒,可殺滅殘余的野雜魚。進水70cm~80cm后備用。
3.設置生態環境一是種植水草,即在養殖河蟹的水域中種植水生植物,既可作為河蟹天然的植物性飼料,又可為河蟹提供棲息、蛻殼、隱蔽的場所,并減少個體間的相互殘殺,同時水生植物的光合作用也能增加池水的溶解氧含量,吸收池水中的有機質,防止水質富營養化,起到凈化水質、保持水質清新、改善水環境的作用。池底可栽植苦草、輪葉黑藻,水面可移植水花生、浮萍,使水面的覆蓋率占蟹池總水面的50%左右。二是投放鮮活螺螄,螺螄是河蟹最喜食的鮮活動物性飼料,螺螄底棲,行動緩慢,凈水能力強,投放活螺螄數量為150kg/畝~250kg/畝,使螺螄自然繁殖,在整個生長期內可為河蟹提供源源不斷的適口、鮮活的食物。
二、苗種投放
3月2日,購買無公害生產基地培育的扣蟹蟹種,選擇無病無傷、體格健壯、行動迅速、規格在100只/kg~160只/kg、大小基本一致的蟹種進行放養,放養密度為400只/畝~500只/畝。另外,可搭配放養規格為50g/尾~100g/尾的花白鰱50尾/畝,以及青蝦母本1.5kg/畝。
三、飼養管理
1.科學投喂按照“四看”、“四定”的原則投喂飼料,即看季節、看天氣、看水色、看河蟹攝食活動和定時、定點、定質、定量。養殖前期動植物性飼料的比例為60∶40,6月中下旬至8月中旬動植物性飼料的比例為30∶70,8月下旬至10月下旬動植物性飼料的比例為70∶30。天氣晴朗、池水透明度大、水質好、河蟹攝食旺盛、河蟹活動正常時要多投喂,反之少投喂。在河蟹正常生長期內每天投喂2次,沿池邊淺水區每隔3m~5m設置投喂點1處,將飼料撒投在投喂點內。飼料的數量和種類對河蟹的生長影響很大,投喂的植物性飼料有苦草、輪葉黑藻、甘薯、稻谷、麥類和玉米,投喂的動物性飼料有螺、蚌、魚、蝦、屠宰下腳料,商品飼料包括豆餅、花生餅、豆渣和特制的人工配合飼料,每次投喂量以投喂后3小時內被河蟹攝食完為準。
2.日常管理早晨巡塘時主要觀察蟹池水質和飼料剩余狀況,若發現河蟹在岸上長時間不下水、或受驚下水又立即爬至池坡岸上,或停止攝食等,表明池水惡化或嚴重缺氧,應立即采取增氧、撈除剩余變質的食物等措施。傍晚巡塘時主要觀察河蟹攝食情況,檢查蟹池圍欄設施,察看是否有河蟹逃逸。
3.水質控制蟹池水位應隨著水溫的上升和河蟹的生長而逐漸加深,到6月時水深達1.5m。飼養河蟹的水色要求清淡,透明度高,且河蟹喜歡在微堿性的水體中生活,池水的pH宜控制在7~8.5之間。6月~9月是河蟹迅速生長季節,蟹池應定期換水,或經常加注新水,依池水水質狀況每周或每隔10天換水1/4~1/3,保證河蟹在清新、溶解氧含量高的水體中良好生長。
4.蟹病防治以預防為主,生態防治為主,藥物防治為輔。可選用EM菌等微生物制劑調節水質。高溫季節,定期使用生石灰、二溴海因等消毒水體。在纖毛蟲高發期,每隔15天~20天殺蟲1次。
四、養殖結果(以一個面積為8畝的池塘計算)
1.養殖產量至11月28日養殖結束,平均畝產商品蟹62kg,雌蟹平均規格達體重130g,雄蟹平均規格達體重160g,同時收獲花白鰱680kg和青蝦180kg。
2.經濟效益分析總產值33536元,其中,河蟹產值19456元,花白鰱產值3400元,青蝦產值6840元,扣除成本15050元,可獲利潤18486元。
五、小結
1.控制河蟹放養密度,合理混養。蟹種應適當稀放,可提高河蟹出池規格和質量。混養品種應與河蟹在食性、棲息習性方面基本上沒有影響,可以互利共生。
2.種植水生植物,是為河蟹創造一個良好的生態環境;投放螺螄,可以滿足河蟹對鮮活餌料生物的需要。
3.使用微生物制劑可以有效控制病害的發生,起到改善水質、預防病害、促進河蟹生長的作用,也是水產養殖業可持續發展的有效途徑之一。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