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昆山巴城陽澄湖湖泊圍網養蟹是從1987年開始的,當時只有近1000畝,2000年發展到2.5萬畝。本文就巴城陽澄湖湖泊圍網養蟹的技術要點作一個小結。
一、養殖水域選擇
選擇水質清澈、緩流水、水深在1.5米左右的淡水湖泊水域。底質最好是硬底質,底平坦,無深溝,淤泥在10厘米左右為好。湖泊內天然水草資源豐富、底棲生物較多。
二、圍網材料準備
1.網片采用12股8~9目網片。
2.欄柵樁采用20~25厘米的毛竹,條形要直,均勻無破損。
3.壓底石籠采用二四六石子做成。
4.其他輔料毛竹片、塑料線、繩、鉛絲等。
三、圍網面積
一般在30~50畝為好,形狀為正方形或長方形。
四、圍網設置
1.一般在年底或翌年1月份,根據要求選擇湖底平坦、無深溝的水域進行打樁,樁距為1米,建成圍網欄柵,并進行加固,防止大風吹倒。
2.圍網高度掌握在高出汛期水位80~100厘米處,不能過低,防止汛期被大水淹沒。
3.在圍網上端設置反罩網(防逃網),寬50厘米,向內向下傾斜,夾角成45°,防止河蟹外逃。設置時注意網衣與毛竹樁連結處做得稍松一點,不能過緊,否則易被大風吹拉損壞網衣。
4.石籠設置
(1)主石籠直徑在10~12厘米為好,填充石子不能過飽滿,掌握在70%~80%為好,便于鋪設和附底。
(2)副石籠直徑在5~6厘米,鋪設在主石籠內側的50厘米處,防止因主石籠破損而河蟹外逃。
5.圍網全部設置好后,應在圍網外四邊設置一圈地籠網,通過日常檢查,及時掌握是否有河蟹外逃。
五、養殖管理
1.蟹種放養
(1)放養時間:2~3月份放養,選擇健康、無病傷,規格在60~80只/千克的長江水系蟹種。這個階段水溫較低,蟹種活動不強,不易逃跑、損傷,同時可以做到早放養、早適應、早生長。
(2)放養密度:根據養殖水域中天然餌料而定,一般每畝放養400只左右,做到一次性放足、放好為宜。
(3)蟹種消毒:放種前用高錳酸鉀10~15毫克/升浸泡2~3次,每次1~2分鐘,待蟹種吐水有紅顏色為好。通過藥物浸泡,既能殺蟲、殺菌,同時有效提高養殖成活率。
2.補充天然餌料一般在放種后的4月上旬,在養殖圍網中補充鮮活螺螄,每畝300~500千克。一是讓螺螄自然繁殖,增加天然餌料總量。二是清除圍網內河蟹吃剩的食物碎屑,達到凈化底質的作用。
3.人工餌料投放湖泊養蟹以天然餌料為主,人工投放餌料為輔。
(1)一般4月份后,隨著水溫升高,河蟹攝食量增加,根據圍網內天然餌料情況,適當投喂一些新鮮的野雜魚或冰鮮魚,撒在圍網淺灘處,也可投喂一些煮熟的玉米、小麥等。
(2)在6~8月,定期添加一些無公害藥物做成藥餌,進行蟹病防治。
(3)投餌量應掌握在2小時內吃完為宜,千萬不能過量,否則易敗壞底質,誘發蟹病發生。
4.日常管理
(1)重點抓好圍網管理。天天檢查,主要查看圍網外邊四周地籠網內是否有蟹外逃,并確定逃出位置,及時采取措施。3天一小查,主要檢查欄柵牢固、損壞情況。七天一大查,主要查看石籠是否附底或吊起。
(2)每天早晚巡視一次。一是撈除圍網水體內雜物;二是查看水草生長、豐欠情況,制定相應措施;三是查看河蟹攝食活動情況,確定餌料的投喂量。
六、捕撈
通過幾個月的養殖,在9月底河蟹基本上進入成熟期,可以捕撈上市,捕撈方法:①采用在圍網里下地籠網,以規格大的有結網為好,每畝設置2~3條。②也可以在防逃反罩網上進行抓捕。一般回捕率在70%左右,規格在150克左右。
七、效益分析(畝例)
商品河蟹40千克,每千克單價210元,總收入8400元。成本2530元,其中圍網一性投資每畝1000元左右,分三年分攤,每年為330元;蟹種成本400元,人工餌料一般在600元左右,租金200元,人工費800元,其它費用200元。效益5870元。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