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白城市位于吉林省的東北,屬北溫帶季風性氣候,平均海拔150m~160m,無霜期130天,年平均氣溫4.7℃,日照2600小時,年降水量400mm左右,適于河蟹的生長期在120天左右。白城市泡塘資源豐富,自2000年開始引入泡塘養蟹,即在不影響魚類養殖的前提下向自然泡塘中投放蟹苗(扣蟹),利用泡塘中豐富的水生植物、水生動物、昆蟲等餌料生物資源,并輔以投喂人工飼料進行河蟹的養殖,當年投苗當年收獲上市,投入少,見效快,成蟹個體較池塘養殖的大、品質好、效益高,在當地發展很快,2005年養殖面積共計11000畝,產出成蟹33萬公斤,平均畝產30kg,平均畝利潤608元,是一個充分利用水體資源來增產增收的好項目。
一、準備工作
1.泡塘的選擇要求泡塘的水源有保障,不干涸,水質清新且無污染,水草茂盛,面積幾十畝到幾千畝不等。
2.防逃設施的設置在泡塘的四周距水面5m~10m的岸邊處設置防逃設施,方法是每隔0.5m用竹竿做樁,將塑料薄膜固定在竹竿上,且塑料薄膜下埋20cm,地上高40cm~50cm,用以形成牢固的防逃墻。
3.水體消毒放養前,視水深潑灑漂白粉(用量為0.5kg/畝~1kg/畝)或生石灰(用量為15kg/畝~20kg/畝),以殺滅致病菌。
二、苗種放養
1.品種的選擇絨螯蟹屬有很多種,其中以中華絨螯蟹生長快、個體大、經濟價值最高,所以選擇遼寧盤錦產的中華絨螯蟹為養殖對象,其顯著特征為:頭胸甲背面隆起,額寬,具四個額齒,均尖銳,居中一齒,前側緣具有四齒,第四齒小而明顯,4對步足長節末端處均具有一刺,第4步足前節與指節的背腹緣皆具剛毛。
2.苗種的質量蟹苗(扣蟹)個體不能過大,防止出現性早熟,選擇規格在120個/kg~160個/kg大小為宜,要求苗種無疾病、體質健壯、體表有光澤、活動力強、肢體完整、規格整齊。
3.苗種的運輸4月20日開始運輸蟹苗(扣蟹),運輸時間約為18小時,搞好蟹苗途中管理是提高運輸成活率的關鍵。選擇空調面包車作為運輸工具,溫度控制在20℃左右,每箱放苗1.25kg~1.5kg,裝箱前剔除混雜在蟹苗中的死的魚蝦、草屑和死苗,防止惡化環境,在運輸途中每隔1小時噴水1次,運輸途中防曬、防風吹,運輸成活率可達90%以上。
4.蟹苗(扣蟹)的消毒蟹苗放養前用3%~5%的食鹽水浸洗10分鐘~15分鐘,以殺滅細菌和寄生蟲。
5.放養4月30日前放養完畢,平均每畝放養蟹苗3kg,約360只/畝~480只/畝。
三、飼養管理
1.投喂總體上遵循"兩頭精、中間青"的原則,以泡塘中的天然餌料生物為主,輔以人工投喂精料。7月~8月,可以讓河蟹大量攝食青飼料;6月~7月和8月~9月以精飼料為主,精飼料以本地產的小雜魚絞碎后拌以60%的糠麩加入添加劑制成顆粒。由于河蟹具有捕食后搶回棲息地慢慢攝食的習性,因此飼料不能加工得太軟,否則會松潰浪費掉。投喂量一般不超過蟹體總重的5%,并視季節、水色、天氣和河蟹的攝食情況靈活掌握,一般每隔30m設置1個投喂點,投喂點要求設置在岸邊平整無淤泥處,遠離蛻殼區,以"一"字形堆放。投喂要堅持"四定"的原則,每天下午4時~5時投喂1次,刮風下雨天氣河蟹不喜靠岸覓食,可將飼料移至深水處投喂。
2.水質管理夏季高溫季節,有條件的地方應勤換水,保持水質清新,有利于河蟹的快速生長與減少疾病的發生。保持水體透明度在35cm~50cm之間,如果水質過肥(透明度低于20cm時)易引起河蟹缺氧死亡,也會降低泡塘中水草的光合作用,使河蟹失去棲息場所和餌料生物來源。
3.定時巡查每天要觀察河蟹活動、攝食和生長的情況,以及有無殘餌、死蟹、病蟹等情況的發生,及時發現問題及時解決,并做好記錄。
4.做好防逃和防敵害生物的工作河蟹晝伏夜出,四處爬行,極易逃走,特別是8月的雷、暴雨天氣,更容易逃跑,因此,在整個飼養過程中要經常檢查防逃設施(防逃墻)是否有裂縫、倒伏,要及時修補,汛期要防止泡塘進水淹沒防逃墻。河蟹的天敵有老鼠、青蛙、蟾蜍、水鳥、水蛇、兇猛魚類等,注意采取各種有效措施(如人工捕蛙、機械滅鼠、驚嚇水鳥、釣捕兇猛魚類)保護幼蟹的安全,提高成活率。
5.保護好蛻殼蟹這是提高成活率的技術關鍵。河蟹生長過程中要不斷地蛻殼,剛蛻殼的河蟹失去攝食和防御能力而很容易遭到敵害攻擊,為此,在養殖過程中對蛻殼蟹的保護很重要。首先,要為河蟹提供一個良好的隱蔽環境,泡塘要保持或移植1/3面積的水草,如菹草、苦草、水花生等,作為棲息地;二是避免河蟹的自相殘殺,及時補充天然餌料生物的不足,使每只河蟹都能獲得豐富的餌料生物;三是及時搜集蛻殼慢的河蟹,放養到隔離區內飼養,并加以專門保護;四是在投喂的飼料中添加蛻殼素,促進河蟹順利蛻殼。
四、蟹病防治
以防為主,嚴把蟹種消毒、底質消毒、水質消毒3個環節。高溫季節,用生石灰10kg/畝~15kg/畝兌水化漿均勻潑灑。飼料臺的消毒方法是每隔10天用漂白粉100g~150g兌水化漿后潑灑。爛肢病的治療方法是用1ppm的漂白粉溶液加15ppm的生石灰溶液潑灑。蛻殼不遂癥的治療方法是定期補鈣,潑灑生石灰。
五、防止性早熟
河蟹性早熟后停止生長,影響成蟹品質,可采取的預防措施是堅持換注新水,激發河蟹運動,消耗剩余的能量,在水源緊缺時用水泵倒水;在高溫季節控制飼料中蛋白質的含量,同時增加植物性飼料,控制有效積溫和營養過剩,控制肝臟儲存養分,避免養分向生殖腺轉移;在生長季節減半量使用促生長素。
六、收獲
9月上旬,氣溫開使下降,晝夜溫差加大,此時河蟹性腺迅速成熟;9月中旬,蟹黃飽滿,膘肥體壯,肉味鮮美,開始捕捉上市。捕捉方法為在淺水區下蟹籠和在岸邊用燈光誘捕相結合,回捕率約為80%。2005年積溫較高,加上技術措施、管理措施得力,河蟹普遍長勢良好,共收獲成蟹33萬公斤,個體平均單重100g,最大個體體重230g,平均售價40元/kg,總產值1342萬元,總投入為734萬元,總利潤608萬元,投入產出比為1∶1.8。
七、小結
1.通過幾年的養殖,我們認為利用泡塘養殖河蟹具有投入少、見效快、無污染、個體品質好、符合綠色食品的標準等特點,市場看好,利潤豐厚,大有發展潛力。但是,應積極申報綠色食品認證,注冊商標,擴大知名度,增加市場競爭力。
2.泡塘養殖河蟹中,除不能養殖兇猛肉食性魚類外,可正常養殖其他魚類,達到魚蟹雙豐收。
3.由于白城市春季氣溫反復較大,氣溫驟降,蟹苗會鉆入洞穴休眠而影響生長,因此蟹苗不能投放過早。秋季溫度迅速下降,成蟹會鉆入洞穴,給捕撈增加難度,因此不能捕撈過晚。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