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近年來,隨著梭子蟹養殖規模的不斷擴大,苗種生產前景廣闊。一些育苗場紛紛引進梭子蟹,進行苗種生產。在春季親蟹培育過程中,往往會出現大量死亡現象,嚴重影響了蟹苗的產量,加大了育苗成本,降低了經濟利益。研究春季梭子蟹親蟹大量死亡原因并進行有效預防,是眾多育苗場家的普遍心聲。現根據本人的生產實踐,談些體會,希望對廣大河蟹育苗者有所幫助。
一、親蟹死亡原因
1、體質問題:體質較差是死亡的主要原因。由于越冬前親蟹培育差,營養積蓄不足。經過較長的越冬期,春季溫度回升后,親蟹開始活動,但因其體內蓄積的能量物質少,不能滿足親蟹生存需要,從而導致營養物質消耗殆盡而死亡。另外,體質較差的親蟹易感染疾病,患病后治療不及時或方法不得當也易引起死亡。
2、操作不慎:在捕撈或運輸親蟹過程中,操作不慎會使蟹體受惋在親蟹池培育的過程中,放養密度過大,親蟹之間互相爭斗,也會導致蟹體受傷,傷口易被細菌感染而患病,嚴重時引起死亡。在親蟹互相斗爭的過程中,有的螯足丟失,不能攝取足夠的餌料,因營養缺乏而死亡。
3、環境變化:親蟹周圍環境變化較大,會發生應激反應。有些育苗場在冬前不準備親蟹越冬,而是到外地購買別的場家的或者收購海捕蟹做親蟹。這樣往往因溫度、鹽度、水質等環境因子差異,引起梭子蟹不適應而死亡。另外,捕撈的親蟹以鮮活魚蝦為食,而在親蟹培育過程中改用冰鮮魚蝦,容易引起腸胃疾病而造成死亡。特別是遠海捕撈的親蟹放入溫室后,無論是適應性,還是攝食都比較差,更易引起死亡。
4、其它原因:近年來,由于春季梭子蟹親蟹緊缺,價格較高,一些不法商販販賣親蟹牟取暴利。他們從東南沿海低價收購遠海抱卵蟹,經降溫、升溫刺激后,親蟹活力增強,但客戶買回后死亡率往往較高。
二、親蟹死亡的防治對策
1、加強親蟹培育
育苗場最好自己培育親蟹,不受市場影響,從而保證育苗生產的順利進行。培育親蟹,要加強管理。
(1)加強越冬管理:親蟹一般在13℃左右時入培育池,池底應鋪上一層10cm~15cm的沙子,并配有充氣設備、控溫設備和遮光設備。親蟹入池后,投喂優質、鮮活餌料,及時換水,清除殘餌等,保證親蟹有一個舒適的生存環境。水溫降到8℃后,梭子蟹潛沙進入越冬期,此時,應注意保持水溫穩定,不投飼,減少換水量,盡量減少干擾。
(2)強化春季培育:進入春季后,根據生產需要確定升溫促熟時間。每天升溫0.5℃~1℃,升至18℃~19℃是恒溫,待親蟹抱卵。親蟹培育密度為3只/平方米~5只/平方米,水深達80cm~100cm,微量充氣,鹽度為28‰~30‰,pH為7.8~8.4。餌料以鮮活貝類、野雜魚和沙蠶為主,日投飼量為親蟹體重的10%。每天換水1次,換水時及時清除殘餌、糞便及死蟹。換水后潑灑2ppm的抗菌素和EDTA。
2、防止親蟹受傷、逃逸
捕捉梭子蟹時方法要正確,動作輕快,防止捕捉時受傷。運輸時,先用橡皮筋綁住螯足,用海水浸泡的濕毛巾包裹,放入保溫箱中運輸或放入活魚運輸裝置中充氣運輸。若溫度過高,可加入冰塊適當降溫。體質好的親蟹,活動能力強,反應敏捷,肢體完整無傷,易于逃逸。要盡量避免親蟹逃逸,減少其活動,有助于抱卵。
3、注意防病
親蟹入池前,要用10ppm~15ppm的聚維酮碘消毒30分鐘,或者用20ppm的甲醛溶液浸泡20分鐘,殺滅體表病原體。在親蟹餌料中加入大蒜素和免疫多糖等物質,來調節和緩解應激反應,提高機體的抗病力。在培育過程中,要不斷檢查,一旦發現疾病,立即采取治療措施。
三、總結
春季梭子蟹死亡的原因可能是復雜的,有些原因還未知曉,還有待進一步研究。希望有關科研單位進行專門研究,探討疾病發生的機理,并找出解決方案,以促進河蟹育苗產業的健康持續發展。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