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為充分利用河溝水資源,筆者曾在江蘇省泰興市溪橋鎮23公頃的河溝中進行了河蟹套養試驗。投放蟹種454.7公斤(計64960只),經過幾個月的飼養,共收獲咸魚85560公斤,河蟹3675公斤,河蟹平均規格155克,最大個體300克,回捕率為36.5%。實現總產值966420元,獲純利507111.2元,其中河蟹產值367500元,獲純利291500元,平均每667平方米(1畝)河蟹獲純利844.93元,比單純養魚效益提高了1.35倍。現將河溝套養河蟹的養殖技術總結如下。
1.環境及水質要求選擇生態環境良好,無工業"三廢"及農業、城鎮生活污水、醫療廢棄物污染的河溝。水質符合《漁業水質污染》和《無公害食品淡水養殖用水水質》的要求。常年水深保持在1.2米以上,水質清新、溶氧豐富(5毫克/升以上),pH7~8.5。在河溝的兩端分別建好兩層攔網,間距5~8米.網目大小以破一目不逃魚和蟹種為原則。在內層網的上端縫制一條0.5米寬的塑料薄膜作罩網,防止河蟹逃逸。為減少蟹種從兩端攔網水下逃逸,還必須在兩端的兩層攔網間各放一個地籠網,網底部的石籠埋入河溝底泥下15厘米。
2.魚種放養放養魚的品種和數量根據河溝水質、水深、飼料來源、管理水平及歷年來的上市規格等情況靈活掌握。盡量少放肉食性兇猛魚類。放養的魚種要求規格大、無病無傷、體質健壯,并在放養前用藥物消毒。
3.蟹種放養在蟹種放養前設法清除河溝中原有的兇猛性魚類。要求放養的蟹種性腺未成熟,為正宗長江水系中華絨螯蟹,規格為100~150只/公斤,蟹種應質量好、無病無傷、附肢健全、規格一致。放養密度根據河溝的天然餌料及人工投喂餌料的數量而定。天然餌料豐富并結合人工投喂,放養密度可大些,反之則少些。一般每667平方米套放蟹種100~250只。放養時間在2月下旬至3月下旬。長途運輸的蟹種在放養前必須先進行緩沖處理,即將蟹種先放在河溝中浸泡2分鐘左右,然后離水等待3~5分鐘,再放到河溝中浸泡2分鐘,如此重復操作2~3遍,以讓河蟹、緩慢地吸足水,再將蟹種放在30~40克/升的食鹽水中浸浴5~10分鐘,或放在20克/升的高錳酸鉀溶液中浸浴15分鐘左右,最后讓蟹種自行爬入河溝。投放地點以選在河溝水草叢或淺灘處為好。如果河溝面積較大,還應在河溝中間設置一攔網作蟹種的暫養區,一般暫養10~20小時,待蟹種適應河溝環境后,撤去暫養區的攔網,讓蟹種自由爬入河溝中.這樣可大大提高蟹種的放養成活率。暫養區攔網的設計與河溝兩端的攔網相同,但一般不設罩網和安置地籠,暫養的攔網底部不設置石籠,暫養區面積1000~2000平方米。
4.投喂根據河溝中天然餌料數量和放養密度等情況靈活掌握投餌量,保證河蟹吃勻、吃飽、吃好。投放河蟹的第一年,如果河溝中天然餌料豐富,可少喂或不喂人工飼料;如河溝中天然餌料少,應在清明前后投放適量的活螺螄,讓其自然繁殖,作為河蟹中后期的優質動物性餌料。一旦發現餌料不足,應及時投喂河蟹喜食的飼料,并及時補投活螺螄和移植水草。
人工投喂飼料應根據河蟹的重量決定,前期投喂飼料量為存蟹總重量的10%~15%,后期投喂飼料量為存蟹總重的5%~8%,并根據天氣、水溫、水質及河蟹的吃食等情況靈活掌握,合理調整。如河溝中放養的吃食性魚類數量大,還須喂足魚飼料,以利魚類吃飽、長好。
5.日常管理在暴雨季節要保證河溝兩端的攔網高出水面1米以上,并及時修補好河溝兩邊的堤壩,堵好漏洞,防止倒塌。平時要經常清洗河溝兩端的網片,及時清除附著在網片上的漂浮雜物,保持水流暢通。養殖季節注意勤檢查,看攔網有無破損,木(竹)樁是否牢固,石籠是否移位,兩層攔網間的地籠網是否有河蟹進入。養殖后期,必須專人日夜看護,注意檢查,加強巡邏,以防偷盜和河蟹逃跑。
6.成蟹捕撈河溝養殖防逃較困難,攔網僅限于河溝兩端,漫長的河溝兩岸建防逃設施較困難。因此,必須搶在河蟹生殖洄游前捕完。開捕時間為9月中旬到11月底。主要采用地籠張捕,捕獲的成蟹放到暫養池或暫養網箱中,精心管理,并進行人工投飼催肥,以增加蟹的體重,待價格較高時適時上市,這樣可大大提高河溝套養河蟹的養殖效益。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