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一、創造適合培育河蟹的池塘條件
池塘水源要充足,水質清新無污染,灌排水方便。土質最好為粘土。池塘面積不宜太小,太小水質不宜控制,最好不能小于3畝。池中要設有灘面,供河蟹在上面棲息覓食,占池塘面積的三分之一。池中還要移植一定數量的水生植物,為河蟹藏身避敵、蛻殼提供安靜的環境,還可作為河蟹的補充飼料,同時又可改善水質,防止池水過肥。池底淤泥不能過多,淤泥過多耗氧量大,水質易變壞,一般要求淤泥厚度以15厘米為好,防逃設施應建在堤岸上,不能建在堤岸的坡上,高度以50厘米為宜,向內傾斜角度為15度,一般采用雙層塑料圍成即可。
二、加強放苗期間的管理
千萬不能忽視清塘滅害。剛入池的蟹苗很弱小,如果清塘滅害不徹底,就會嚴重影響蟹苗的成活率。清塘工作一般在放蟹苗前10~15天進行,用生石灰或其它藥物清除敵害,做到干凈徹底。清塘一周后就可進水,進水時必須用40~60目篩絹布嚴格過濾,嚴禁敵害生物入池。
放苗時注意:①水溫溫差小于3℃,最好沒有溫差,放苗前一定要測好水溫做到心中有數。②放養前一定要等清塘藥物的毒性完全消失后方向,方法是:可用玻璃杯取一杯池水對著光線看,如發現有許多浮游動物,說明藥效消失即可放苗。③蟹苗入池前最好先往蟹苗箱上淋些水。因經過長途運輸的蟹苗腮腔失去大部分水分,如果突然放入池中,會因吸水過急造成死亡,因此應先淋些水,等蟹鰓腔慢慢吸滿水后再放入池中。
三、有意識地控制河蟹的生長
怎樣控制河蟹生長,使之達到每公斤160只左右甚至更小呢?
首先,增加放養密度,由以前的放蟹苗250克增加到500克(8萬只左右)。這樣培育的河蟹由原來的80只/公斤,增加到160只/公斤,密度增加,生長減慢,規格變小。放苗后還要看蟹苗的成活情況,一般蟹苗變成小蟹后每畝應達3萬只,這樣的密度才有希望培育出較理想的河蟹。
其次,控制餌料。基礎餌料培育較好的池塘,一般在2個月左右的時間不另投餌料,個別池塘天然餌料不足,可以補充些餌料,但要少量。這樣前2個月的河蟹規格控制在2克左右。2個月后投喂些打碎的雜魚等餌料,每天下午投喂一次,數量根據生長情況為河蟹體重的5~20%,從餌料上人為地控制其生長。此外,要加強日常管理,做到每天巡塘,仔細觀察河蟹的活動情況,定期向池中潑灑生石灰以改善水質,每月或旬測體重和體長,掌握河蟹的生長情況,做好記錄,便于管理和總結經驗。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