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近年來河蟹養殖發展迅速,在養殖面積擴大,養殖產量提高的同時,出現了河蟹發病率高、上市規格小、商品率低的現象,影響了養殖效益。為保證河蟹養殖的健康發展,提高養殖效益,應采取以下四改措施:
一改小面積為大面積養殖。大面積養殖水質清新,受風面大,溶氧高,天然餌料豐富,可使上市河蟹規格大,色澤好,價格高。因此河蟹養殖水面宜大不宜小,至少應在50畝以上。
二改人工投餌為繁殖天然餌料。蟹池移栽足夠的水生植物,接近自然生態條件,投入一定數量的鮮活小雜魚蝦、螺螄、蜆等,讓其自然繁殖,供河蟹自由攝食。餌料數量不足時,要及時補充。
三改一年上市為兩年上市。目前河蟹養殖多為投放早期溫室培育的幼蟹,當年蟹苗,當年上市,使河蟹養殖周期由兩年縮短為一年。雖最大程度發揮了河蟹生長優勢,但上市河蟹規格普遍較小,每只平均在100克左右,市場競爭能力差。同等河蟹產量,同樣池塘,因規格不同,經濟效益懸殊大。因此要提高河蟹上市規格及養殖效益,應第一年培育大規格蟹種,第二年養成。
四改單純養蟹為蟹魚輪作。目前不少蟹池已連續養蟹多年,水體中天然微量元素少,隨著河蟹排泄物累積,水質易惡化,致病菌多,養殖過程中,河蟹發病率高,死亡率高,養殖產量逐年下降。因此,為發揮池塘最佳養殖效益,可實行蟹魚輪作,即第一輪養蟹,第二輪養魚,以改善養殖環境,提高養殖效益。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