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一)河蟹逃跑的原因
1.在養殖過程中,河蟹會因水中污物增多,水體pH值下降,夏天水溫太高,冬天水溫過低等,都會逃離原有水域,趨向適宜的環境。
2.在人工養殖的情況下,由于投喂不及時,可能造成河蟹因饑餓,如尋找食物而逃逸。
3.河蟹對光照及水流的刺激很敏感。夜晚,當河蟹見到光亮時,會趨光而逃。成蟹會順流而下,隨波逐流;幼蟹會逆流而上。
4.水域中老鼠、螫蝦等食蟹動物增多,畜禽的騷擾,以及人工捕捉時,河蟹會自然逃避,趨向安全的地方。
5.秋天,河蟹性腺開始成熟,體內滲透壓增大,淡水環境已不適應身體需求,待“秋風一響”,它就要進行生殖洄游,去尋找適合其產卵繁殖的咸淡水環境。
(二)防逃的主要措施
1.大水面養蟹應修整好池埂,堵好漏洞,攔好進排水口,不讓污水進入,保持水體相對穩定。汛期應加強巡邏,保證池埂不被沖垮。小水面養蟹應事先用鈣塑板、玻璃鋼、厚農膜等材料建好防逃墻,要求墻高50-60厘米,入土深度15-20厘米,用竹棒固定,內壁光滑無縐,沒有河蟹攀爬外逃的落腳點。進排水口也要用鐵絲網攔好,發現損壞,應立即修補或更換。
2.河蟹具有穴居習性,喜歡在水質清新,水草豐富的水域中生活。人工養蟹應在池中用小瓦、磚塊等搭建人工蟹巢,不讓其在埂坡中打洞,以防逃逸。平時應經常撈取新鮮水草入池,保證河蟹生長、蛻殼及隱藏的需要。有條件的地方可事先沿蟹池邊栽種輪葉黑藻、金魚藻、苦草等,以營造優美的養蟹環境。每隔15-20天用生石灰、漂白粉等藥物化水全池潑灑,凈化水質。水深可根據季節調整,一般春天可保持水深50-80厘米,隨著水溫的升高逐步加深,在酷暑季節,應達1.2-1.5米,確保河蟹的適溫水體。
3.小雜魚、蚯蚓、螺蚌肉、南瓜片、山芋塊等物質,都是河蟹愛吃的餌料。要根據水溫、季節、蟹體大小等不同情況,確定投餌種類、數量及次數,確保食物充足。
4.養蟹前,水域都要進行一次清野除害工作。水面大,可用籠捕、鉤釣,并用藥物誘捕。池塘可用生石灰、五氯酚鈉等藥物徹底清塘,殺滅敵害。若池中螯蝦、黃鱔等敵害較多,難以清除時,可采取二次清塘法。還要注意青蛙、老鼠等入池殘害河蟹,可用人工的方法加以捕捉,也可在防逃設備外用藥物毒殺。在河蟹蛻殼期間,要確保蟹池安靜。
5.待蟹價合適時,應立即捕撈,防止出現逃蟹的可能。大水面養殖,要在河蟹性腺成熟時,立即起捕,不讓其洄游逃跑。合適的捕撈時間,通常在河蟹最后一次蛻殼后。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