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1.養殖池大小及培育前的處理:培育池面積以20平方米~30平方米為宜,池底底泥經翻耕耙熟,池水經肥水培育浮游生物,池水透明度保持在25cm左右,池中1/3的水面投放水浮蓮,以供稚鱉曬背、活動,飼料臺要設置在沒有水浮蓮的水面上。
2.嚴格挑選稚鱉:稚鱉的出殼體重3g以上,卵黃囊收斂良好,不發炎,泄殖孔潔凈;體形完整健壯無畸形,頭頸伸縮自如,四肢有力,平地上背部朝下放置時數秒內立即翻正。
3.培育密度:10只/平方米~15只/平方米。
4.飼料投喂:魚、蝦或福壽螺剁碎攪成肉糜投放在飼料臺上,日投喂量為鱉體體重的8%,分上、下午2次投喂。
5.日常管理:每天注意巡池查看鱉體的活動情況和攝食晴況,每天測量水溫、氣溫和培育池池水的透明度,每隔15天左右測量稚鱉的體重、背甲寬和鱉體體高,以了解稚鱉的生長情況,對檢查測量的結果要做好詳細記錄,建立生產檔案,以備日后查詢。每隔15天左右,向培育池潑撒生石灰1次,以保持培育池池水的pH值在7.5左右,生石灰用量為20g/立方米~30g/立方米。每隔10天左右向培育池中施放光合細菌1次,用量為投放原菌液濃度為30億個活菌體/g的菌液150g/立方米~200g/立方米。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