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孵化池內鋪設一些濕度在80%的細砂(即手抓成團、松開即散),厚度3cm,用食指在鋪平的砂上推出約2cm深的小槽。把卵置于小槽里,按產出的先后,從高往低依次排列,動物極朝上,排列間距為1cm左右。卵上面覆蓋2cm厚的細沙,標記排卵時間。在孵化期間應掌握好溫度、濕度及通氣狀況。要視天氣狀況適當噴水,保持孵化場濕潤。高溫或雷雨天,要遮蓋孵化池。孵化期內不翻卵。還要防止蛇、鼠等為害。
一般溫度在28~32℃,經過45天左右,即可產出稚鱉。稚鱉出殼有爬行尋找水源的習性,因此在預計出殼前幾天,就要在孵化箱里埋一小盆,盆口與沙面相平,盆內放一些清水,稚鱉出殼后就會沿沙床爬入盆中。
對剛出殼的稚鱉,要放在室內用大塑料盆暫養,以提高成活率。稚鱉暫養1晝夜,待臍帶脫落后,即可投喂開口餌料,常用的開口餌料以水蚤和水蚯蚓為最佳,投喂量為稚鱉總重量的20%,每日投喂3次。每12h換水1次,經1周左右的暫養后,即可移出室外稚鱉池中培育。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