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張家口市水產站2005年在懷來縣1000平方米溫泉進行了鱉的人繁試驗,孵化出稚鱉420只,現總結如下。
一、親鱉池及親鱉的選擇
1.親鱉池的選擇:親鱉池應建在環境安靜、陽光充足的地方,面積一般為2000~3000平方米為宜,離岸1米處水淺的一端修筑一個20~30平方米的人工產卵臺。產卵臺上鋪墊50~60厘米厚的松軟沙土(沙灘),并盡可能種一些遮蔭植物;臺上向水的一面應傾斜至與水面相平,并設置一些梯坎,供雌鱉能爬上產卵臺產卵,也是親鱉"曬背"棲息的場所。
2.親鱉選擇:一般華北地區6齡以上,體重1.5~3千克的為佳。親鱉體重越大越好。
二、親鱉放養密度、比例搭配及鱉體消毒
1.放養密度:一般為500~700只/畝為宜。
2.比例搭配:雌雄比例約為(4~5)∶1,雌雄鱉個體大小盡量一致。
3.鱉體消毒:用30%濃度的食鹽溶液浸浴10分鐘。
三、產卵與孵化
1.產卵:親鱉一般在5月中旬開始產卵,延續到8月中旬結束。一只成年鱉一年能產卵4~5次,每次產卵10個左右。產卵一般從夜間10點延續到次日天亮前結束,午夜12點到凌晨4點產得較多。
2.孵化;孵蛋是在沙池堆滿濕細沙的沙池里進行的,周圍是低矮的水泥墻,上面覆蓋有鐵絲網,屋頂是可以活動的鋅板,由縱橫交錯的木條支撐著。然后選擇有胚胎的蛋,將其埋在沙堆里,大約經過兩個月時間,就會孵化出一只只小鱉。但在孵化過程中要掌握氣候的變化,天氣炎熱時,要澆些水在沙池里,若氣候太潮濕,則要將活動鋅板移開,使太陽光直接照射沙池,以保持一定的溫度。孵化的溫度一般控制在30℃左右,在高溫季節完全可以在自然氣溫下孵化。
為縮短孵化時間、提高孵化率和稚鱉的成活率,可用人工孵化箱來孵化。箱長80厘米,寬50厘米,高前端40厘米、后端60厘米。箱上蓋板,前端擋板用玻璃,這樣既保溫,又便于觀察,內裝20~30厘米厚的濕細沙,其濕度始終保持以能捏成團、落地散開為適度,再刨成10~20厘米深的坑,然后從親鱉池產卵臺上取來鱉卵,將卵的白色胚胎向上,黃色卵黃向下,放入坑內孵化,再覆蓋5~6厘米的濕細沙,卵間距1厘米左右。
四、卵的收集
在雌鱉生殖季節,要每天仔細檢查鱉的產卵情況。如發現已產卵,不要隨意搬動,可在旁邊做上標志,因為剛產的卵胚胎尚未固定,一般產卵后8~10小時,卵的胚胎完全固定后,可收卵進行孵化。在沒有專用孵化設備的情況下,可采用缸、面盆、木桶代替。
孵化期間如果溫度低,可安裝一個功率較大的燈泡,以提高箱內的溫度。如遇到天早和炎熱天氣,要給孵化箱遮蔭,還可灑入少量的水,保持土質松軟濕潤。另外,要特別注意防止老鼠、螞蟻和其它有害生物進入孵化設備內危害稚鱉。
五、產卵期間管理
1.環境:鱉喜安靜,上岸產卵期間應保持一個相對清新安靜的外界條件。
2.棲息:鱉產卵棲息的場所常選在池中土臺,假山附近或岸邊含沙質的地方。池內的土臺、假山坡度宜順自然,在泥層土質中要適當摻雜一些腐葉、沙子、碎石使土層松軟,以便鱉更易深入掏洞產卵和歇息。
3.餌料:鱉吃活食,親鱉產卵期間攝食量增大,這時日投餌量就為池內鱉總重的10%(初春為5%)。立夏以后水溫升高,食料配方應從前期的富含脂肪轉為富含蛋白質。投食以螺、蚌、蝦、小雜魚和畜禽肉屑為主。投食應選擇一個固定地點,定時投喂,以上午8~9點、下午2~3點最佳,這期間水溫適宜,鱉食欲好,擇食性好,吸取養料較為理想。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