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烏龜養殖目前尚不普遍,生產規模也不像養殖魚和養鱉那么大。所以病也發現不多,下面只介紹幾種常見的病:
1.水霉病
病原:水霉菌。
病狀:病龜食欲減退,活動不安,龜體瘦弱。幼龜較易得水霉病。冬眠期感染水霉病容易死亡。
防治:
(l)用5%食鹽水涂抹患處,連續2-3次,即可治愈。
(2)用1%高錳酸鉀溶液涂抹患處,然后離水靜養2小時,每日抹l-2次,即可痊愈。
(3)病情嚴重時,可用3克/3米治霉靈連續3-5天,每天潑1次。
2.胃腸炎
病原:細菌。
病狀:病龜往往腹瀉或下痢,呆滯,不愛爬動。多發生于稚、幼龜階段。
防治:
(l)經常打掃餌料臺,注意龜池和餌料臺衛生,不投腐敗變質的餌料。
(2)投喂鱉康(中草藥),以5%-10%比例,拌料投喂1周。
(3)病龜浸浴在0.l%高錳酸鉀溶液或0.02%呋喃唑酮溶液中,因病龜喜飲水,所以待其飲人此水后再喂食,能起到治病的作用。
3.軟殼病
病因:該病由缺鈣所致。多發生在稚、幼龜中。
病狀:病龜由缺鈣,甲板變軟,食欲差,生長速度慢。
防治:
(l)投喂全價配合餌料。
(2)補喂足夠的鈣、磷和維生素A、D。
(3)嚴重者可肌注膠性鈣0.l-0.5毫升/只。
4.紅脖子病紅脖子病也稱紅腫浮水病。
病因:為水質污染,感染病菌而致。
病狀:病龜咽喉部和頸部腫脹,體上皮肉出現紅色斑點,然后全身浮腫,軀體膨脹,爬行遲緩。
防治:
(l)保持混養池中水質清新,謹防氨水流人池中。
(2)病龜用金霉素或磺胺嘧啶,每500克龜每日服2次,每次分別為10萬國際單位和0.25克。連服5-7天。
(3)龜軀體紅腫腐爛部位用1%高錳酸鉀溶液涂抹患處,涂后離水靜養。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