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目前我國養鱉場(戶)存在的普遍問題是:鱉肉質量較差、個體小、藥用功能不強、賣價不高,養殖的環境、水質、種源、飼料、藥物和管理都存在一些不可忽視的問題。為此,針對我國養鱉現狀提出4點建議,供大家參考:
一、養殖場地的選擇是成功的開端。由于鱉有冬眠習性(在我國大多數地區是當年冬季11月份至翌年1月份,約3個月時間),需要安靜,養殖周期比魚類長。因此,養殖場地選擇標準應是周圍無污染源(無廠礦和村落),天然水源充足,鱉池水源補充容易,光照時間長,偏僻安靜,交通便利,管理安全。養殖規模則要根據自己(企業)的資金、技術和營銷能力而定,不要貪大求洋,要結合實際,以能賺錢和多賺錢為主要目的。
二、水質管理,是控制鱉病的關鍵所在。鱉病是困擾養鱉業者的一大難題。僅僅依靠藥物防治鱉病不僅難以獲得理想的防治效果,而且容易破壞水體微生物生態平衡的結構和影響商品鱉品質(容易引起有害藥物殘留超標危害人類身體健康)。而若能注重水質的管理,鱉病問題基本就消失了。
至于水質管理的具體措施,應采取如下辦法:①稚幼鱉池、成鱉池、親鱉池放養適量的鰱、鳙魚(尾重250克以上),通過鰱、鳙魚濾食過量的浮游生物,保持合理的浮游植物進行光合作用,使水體保持合理的溶氧量和適度肥水,達到調節水質作用。②在鱉池畝用竹竿在塘邊一角欄圈50―60平方米養殖水浮蓮,通過水浮蓮吸收水中過量的氨氮。水浮蓮的嫩葉既可作為豬、雞、魚的青飼料,又凈化了水質。③在養殖季節(3―10月份),鱉池經常灌注新鮮水,適當排放老水,保持水質新清。④適量施放生石灰,中和酸性,提高pH值,釋放營養素,達到改良水質作用。
三、餌料管理,是改善鱉品質的有效途徑。在集約化養鱉過程中,部分人在利益的推動下為了達到讓鱉快速生長、早日上市之目的,往往采用高蛋白餌料作為鱉餌料。其實,過高的蛋白質飼料,不僅對飼養水的水質管理帶來不便,而且對飼養鱉的品質也是不利的。大家都知道,市場的野生鱉的價格高出人工飼養鱉1倍以上,仍然供不應求。所以,要適當降低飼料中的蛋白質,尤其是動物性蛋白質的含量。通過餌料管理,完全可以在人工飼養的條件下,將鱉養出野生鱉的風味。如某養殖戶養鱉時間長達4年(從孵化出苗到上市),個體重達3―5斤以上,售價每公斤160元以上,比市面普通價格高出1倍多。他采取分規模、分品種、分池塘養殖,分成稚、幼、成、特大規格(每只2斤以上),親鱉池多級養殖,稚鱉的餌料以蠅蛆、紅蟲、糞缸蟲和池塘中的水生動物為主,輔之少量稚鱉餌料(蛋黃等);幼、成、親鱉池投放適度的福壽螺、東風螺、鍋牛螺、田螺、坑螺、蜆、蚌等貝類,通過自繁自育任鱉覓食,根本不用投喂人工合成飼料。由于長時間的仿天然野生養殖,致使所飼養的鱉脂肪減少,蛋白質含量增加,在人工條件下將鱉養出了野生鱉的風味,價格不菲。
四、種源質量管理,是提高養殖產量的基礎。俗話說:“種好半塘魚”,說明良種純種的重要性。經常淘汰老弱病殘雜的劣種,補充野生健康純正的中華鱉作后備種源,以保證養殖鱉的種質純正優良,才能達到穩產高產。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