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浙江省海寧市龍頭閣兩棲爬行動物研究所所長、養龜大王蔣張林,在多年的養龜中積累了豐富的經驗,特別在龜病防治方面有著獨到之處,現將他的龜類冬季易發病的防治經驗介紹如下:一、白眼病①病因:眼部受傷或因水質不好,刺激眼部而使病龜用前肢擦眼部,感染細菌所致。②癥狀:病龜眼部發炎充血,眼睛腫大,眼球外表被白色分泌物蓋住。病龜行動遲緩,不再攝食,嚴重時眼睛失明,最后因龜廢食消瘦而死。此病多發于秋季、冬季和冬眠初醒后,綠毛龜發病率較高。③防治:加強管理,越冬前和越冬后,開始攝食時,經常喂給動物內臟,加強營養,增強抗病能力。藥物治療時可用鏈霉素腹腔注射,每公斤龜體重腹腔注射20萬單位,如果病龜是在越冬期間,已停止進食,每只龜應加用5%的葡萄糖溶液與鏈霉素一起注射。二、腐甲病①病因:細菌性感染所致。②癥狀:龜背甲的某一塊或數塊腐爛發黑,有時腐爛成缺刻狀,腹甲亦有腐爛,特別是春季、冬季和越冬期間或越冬后期易發生此病。③防治:服用維生素E,每50公斤龜體重每天服3~5克,連續內服10~15天,另外,也可用呋喃西林溶液全池潑灑,濃度為2~2.5克/平方米。三、穿孔病①病因:由多種病原體引起。②癥狀:病龜初期,在背甲,腹甲、四肢等處出現小癤瘡,癤瘡逐漸增大,病灶中間為乳白色或黃色,病灶四周發炎充血,嚴重時肌肉糜爛。此病一般發生于春季、秋季,溫室養龜在冬季也會發生。③防治:用2.5%食鹽水將龜體浸洗20分鐘,或每公斤龜體重腹腔注射20萬單位卡那霉素,注射后暫養隔離池中,觀察5~6天,病情沒有明顯好轉時,再用同樣劑量注射1次。四、冬眠死亡癥①病因:在越冬以前,沒有進行龜類秋季強化培育、加喂脂肪和蛋白質等豐富的動物性飼料,龜體內貯存的營養物質不能滿足冬眠的消耗,龜冬眠期水溫過低。②癥狀:病龜瘦弱,四肢疲弱無力,頭縮入殼內,眼下凹,背部暗黑色,沒光澤。③防治:進行秋季強化培育,加喂動物肝臟,在飼料中添加總量2%~5%的魚油,同時采取防寒保溫措施,越冬池水溫保持10℃左右。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