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一、發病癥狀:洋蔥頸腐病多發生于鱗莖或成熟期和貯期階段,受害鱗莖最初在預部產生干枯凹陷的病斑,最后延及整個鱗莖。模切有病鱗莖,可見受害的鱗片組織變軟,帶褐色,鱗片間有灰色霉叢,而在鱗片干縮處開始形成黑色的菌核。在鱗的外部,特別在頸部附近許多菌核結成硬痂狀。受害鱗莖常被軟腐細菌丙侵染而軟化腐爛,并有臭味。
二、病原:
洋蔥頸腐病由半知菌亞門葡萄孢屬蔥葡萄孢菌侵染所致。病菌以菌絲體及菌核隨病殘體在土壤中越冬。
三、防治措施:
1.適時追肥,避免施肥過多過遲,且放入的有機肥必須經過腐熟。
2.待洋蔥充分成熟后收獲,對剛收獲的鱗莖要小心切截頂部,晾曬干燥后貯藏。
3.鱗莖剛收獲時,用紅外線照射6分鐘(燈離洋蔥15厘米),可減少貯藏期腐爛。
4.在貯藏和運輸時,應努力創造良好通氣條件,防止潮濕,減少發病,并應定期檢查剔除病鱗莖,從而把病害造成的損失降到最低程度。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