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茄子是上杭縣蔬菜主栽品種,一年四季均有種植,常年栽培面積在600公頃以上,占全縣蔬菜面積的5%左右。茄子綿疫病是茄子上最重要的病害之一,以往在福建各地普遍發生,2005年因氣候等原因綿疫病在上杭大發生,一般損失40%~75%、嚴重的100%,給我縣菜農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筆者在近年田間調查基礎上,認真分析了2005年茄子綿疫病大發生原因,并提出了相應綜合防治對策,現報道如下。
1主要癥狀
茄子綿疫病俗稱爛果,主要為害果實。近地面果實先發病,初為水漬狀小圓斑,后擴大至整個果實,病斑稍凹陷,黃褐色或暗褐色,果肉黑褐色腐爛,易脫落,濕度大時病部表面長出茂密的白色棉絮狀菌絲,迅速擴展并快速腐敗;嫩莖染病產生暗綠色或紫褐色水漬狀病斑、葉片萎垂,嫩莖梢縊縮易折斷;葉片受害產生不規則或近圓形水漬狀褐色病斑,有明顯輪紋,潮濕時病斑處產生稀疏白霉。
2大發生原因
①多年連作上杭縣臨城鎮、古田鎮、蛟洋鄉等為我縣蔬菜主產區,歷年蔬菜面積大,復種指數高,加上許多菜農把茄子、番茄、辣椒、馬鈴薯等連作或鄰作,產地菌源充足。據2005年5月20日對臨城鎮城南村廖桂藍農戶1200平方米地調查,2003年冬種馬鈴薯,2004年種辣椒,2005年又種3000株茄子導致絕收;張之英、廖才英等戶也因多年連作或鄰作茄果類作物,發病率達80%~92%;相反,葉萬壽因連續種水稻3年,2004年冬種茄子、2005年春發病率僅16%;根據臨城鎮城南村近年菜園同期調查,綿疫病發病率:2003年5月17日30.6%,2004年5月19日為34.3%,2005年5月20日63.8%。
②主栽品種抗性喪失據調查,我縣許多菜農選用產量高、熟期早、果細長、茄色紫紅的閩茄一號、閩茄二號作主栽品種,但此品種抗性喪失。
③適溫高濕氣候條件據縣氣象局資料,從4月11日起到5月31日共51天有45天降雨,累計雨量達484.7mm,尤其是5月與40年平均降雨量相比增加163.2mm,全月雨日30天,為40年所罕見,相對濕度95%以上,月平均氣溫24.8℃與40年平均相比高1℃,這種氣溫適宜、寡照、多雨、空氣潮濕的氣候條件有利于病菌侵染、繁殖;有的農戶12月下旬至翌年1月播種,結果期剛好遇上4~5月雨季;有的農戶12月下旬至翌年1月播種,結果期剛好遇上4~5月雨季,導致此病大發生。
④栽培管理粗放由于種植習慣的原因,菜農在蔬菜收獲后往往把殘枝、枯葉丟在菜園地角,許多菜農把摘下的病茄隨意丟在田埂、地角、水溝里,為病菌的傳播創造了有利條件;有的農戶種植過密,每667平方米種植1800~2000株,田間通風不良,保護地放風不及時,濕度過大;低洼地排水不暢或土質粘重也加重了綿疫病的發生。
⑤不合理使用農藥據農藥使用調查結果,一些農戶選用“井崗霉素+雷多米爾”、“多菌靈+菜病康”、“可殺得+多菌靈”等防治綿疫病,農藥使用不對路,造成防效下降。
3防治對策
3.1選用抗病品種
不同品種對綿疫病的抗病性有很大差異,栽培上可選用果面圓滑不易殘留水珠,較抗病的粵茄二號、廣東優紅茄、本地常規品種,如奈子茄或荷包茄等中遲熟品種,常規品種留種要在茄第二次叉狀分枝以上,一般掌握在25cm高以上留種,減少病菌侵害,防止種子帶菌。
3.2清潔田園
茄子、辣椒、番茄、馬鈴薯等前作收獲后要及時清除菜園殘留物,清潔田園,耕翻土地。生長季節要把摘下的病枝、病葉、病果帶出菜園集中燒毀。
3.3實行輪作
合理安排好茬口,避免茄科、葫蘆科蔬菜連作或鄰作,一般實行3年以上輪作倒茬制度,提倡壟作或選擇坡地種植。
3.4精心選地,科學健身栽培
選擇地勢高、排水良好的沙質壤土種植,并且采用深溝高畦方式精細整地;根據不同品種,科學合理密植,如本地奈子茄等,每667平方米種1300~1400株,降低田間濕度,減輕病菌侵害;施足基肥,增施磷鉀肥,適時追肥,實行科學施肥,以增強植株抗病性;雨天及時排水,降低田間濕度;提早栽培,將9月中旬播種提前到8月20日左右播種,力爭當年12月上旬茄果開始上市,避開4~5月的雨季結果,或采用避雨大棚防止4~5月多雨,高溫高濕注意拉起四周棚膜,通風降濕,減輕病害發生。
3.5合理使用農藥
茄子定植緩苗后用70%代森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噴灑保護,在結果期,特別是雨季前要噴藥防止病害發生;發病初期應立即拔除病株燒毀并噴藥保護。藥劑用64%殺毒礬可濕性粉劑或58%甲霜?錳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72%錳鋅?霜脲(克露)可濕性粉劑600倍液,69%錳鋅?烯酰(安克錳鋅)水分散粒劑800倍液噴霧防治,效果好,7~10天防治1次,視病情防治3~4次,為防止產生抗藥性,采用不同種類藥劑交替使用。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