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1選育過程
1.1雄性不育系和保持系的選育
雄性不育材料是從引進的蘿卜品種春季紅利用自交選育獲得的。1998年春季對引進的春季紅蘿卜套袋自交,蕾期白花授粉,第二年春季發現自交株系中有2株雄性不育(無花粉),之后采用單株成對測交及連續回交法,即以雄性不育株為母本,選用該品種可育株數十株做父本,進行人工雜交,對每個父本材料分別編號,雄性不育株上每一個不同的花穗分枝,分別用不同的父本材料進行雜交,編號掛牌,以此來發現保持系。下一年將雜交組合的種子和父本的自交種子,按編號順序栽種,對每個雜交組合的植株進行觀察,鑒定它們的可育性和其對雄性不育株的保持能力,從中發現有3個組合的不育株比例超過50%。
之后選用不育程度最高組合的植株做母本,用該組合的父本自交后代植株為父本,繼續進行回交,以后每一代仍用上述方法繼續進行后代育性的鑒定、選擇,選全不育株進行回交,其余淘汰,父本的每一株系如發現其不育或其對應的組合有可育現象,也同時淘汰。用上述方法,到第五代時不育株的不育率達到98%,至此,完成了不育系和保持系的選育工作。
1.2父本系的選育
父本系選用徐州大紅袍,因為它是黃淮海地區優良的地方品種,具有品質好、抗病性強、耐貯藏等優點,以它作雜交親本來保證在雜交一代中具有優秀的遺傳基因。
1998年從0.67公頃徐州大紅袍蘿卜原種田中,選擇最具典型性狀的蘿卜1000個,冬窖貯存;1999年春季于采種圃中大株繁種,嚴格隔離條件,2000m以內清除其他蘿卜品種;當年秋季進行株選,淘汰性狀不明顯的個體,選典型性狀個體100株,冬窖貯存。2000年春季把這100株典型性狀最強的優良母株栽種于采種圃中央,然后再栽種其他母株,收獲這100株上的種子。2001~2004年重復這一工作,到2004年,大紅袍在原種培育圃中的純度達到99%,達到了雜交材料的純度要求。
1.3雜交育種
2001年開始,以徐州大紅袍蘿卜自交系為父本,春季紅蘿卜不育系為母本進行雜交制種,制種田父母本比例為1∶3~4。具體做法:3月初父母本同時催芽,點穴播種,每穴2粒種子,株行距30cm×50cm,用地膜覆蓋,嚴格隔離條件,5月開花初期進行去雜,即去除不育系中的可育株,至6月底父本和雜交種分開采收。
2選育結果
2.1區域試驗
我們于2002~2004年進行了3年的區域試驗,對照品種為徐州大紅袍,試驗結果表明,紅優五號蘿卜、比對照徐州大紅袍蘿卜增產50.4%~70.3%,提前上市20天左右。
2.2生產試驗
于2003~2004年在徐州及周邊省份進行了2年的的生產試驗示范,結果表明,紅優五號比對照徐州大紅袍增產54.8%~68.0%,各示范點表現提前上市20天左右,食味佳,商品性好,較抗病毒病等病害。
2005年12月,紅優五號通過了徐州市農作物品種審定小組審定,審定編號為徐審菜200501。
3特征特性
羽狀裂葉,葉叢半直立,株高45cm左右,開展度60cm×70cm,葉片數11~16片;肉質根長圓柱形,上部略細,紅皮白肉,根長20cm,根粗10cm左右,單根重0.9~1.6kg;中晚熟,生長期60~90天,667平方米產量8000kg左右,抗病毒病、霜霉病、軟腐病、黑腐病等,不糠心,不開裂,多汁脆甜,口感佳、商品性好。適宜淮河以北、黃河以南的黃淮海地區秋季栽培。
4栽培要點
選擇富含有機質、保水保肥的壤土,避免與十字花科蔬菜重茬,667平方米施腐熟有機肥5000kg、復合肥50kg作基肥,深翻耙平,作高畦。8月中下旬采用點播,株行距30cm×40cm,每穴2粒種子,定苗后淺鋤澆水,肉質根膨大期要注意防止土壤干濕變化過大而引起的肉質根開裂現象。整個生長期間用5%抑太保乳油4000倍液或90%敵百蟲晶體1500倍液防治菜粉蝶(菜青蟲)、菜螟、菜蝽等蟲害。肉質根膨大至0.5kg左右時即可上市,一般從10月中旬開始采收,若加工生產或冬季貯藏,宜在11月上中旬收獲,以便獲得較高的產量。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