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1.危害特點。
茶黃螨食性很雜,寄主很廣,辣椒被害后葉背面呈油漬狀,漸變黃褐色,葉緣向下彎曲,幼莖變黃褐色,受害嚴重的植株矮小,叢枝,落花落果,形成禿尖,果柄及果尖變黃褐色,失去光澤,果實生長停滯變硬。
2.形態特征。
雌螨體長約0.21毫米,橢圓形,淡黃至橙黃色,半透明,足5對較短,第4對足纖細。雄成螨體近似六角形,末端圓錐形,比雌螨小,體長約0.18毫米,淡黃至橙黃色,半透明,足較長而粗壯。卵橢圓形,長約0.1毫米,無色透明,卵面縱向排列著5~6行白色小瘤。幼螨橢圓形,淡綠色,腹部明顯分三節,末端呈錐形,具1對剛毛,3對足。若螨長橢圓形,靜止不動,外被幼螨皮所包圍。
3.生活習性。
在20~30℃完成一代需7~10天,在熱帶及溫室條件下,全年均可發生,但冬季繁殖力較低。茶黃螨以兩性生殖為主,也可進行孤雌生殖,但未受精的卵孵化率低,且均為雄性。卵多散產在嫩葉背面和果實凹陷處,成螨和幼蟲均有趨嫩性,尤以嫩葉背面發生數量多。茶黃螨生長繁殖的最適溫度為16~23℃,相對濕度為80%~90%。高溫抑制其繁殖,大雨能降低蟲口數量。
4.防治方法。
加強田間調查,在辣椒初花期發現茶黃螨及時噴藥防治,以后每隔10~14天噴1次,連續3次。噴藥的重點是上部葉,尤其是嫩葉背面、嫩莖、花器和幼果上。可用藥劑有57%克螨特乳油800倍液、48%樂斯本乳油1500倍液、20%螨卵酯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