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隨著農業結構的調整,三櫻椒在內黃縣從1993年開始種植,到2004年已發展到4300公頃,其中較為集中的是陸村鄉,種植面積約為2900公頃,并建立了占地面積6.5公頃、年交易量8700萬t、年交易額2958萬元的交易市場,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及社會效益,但仍存在許多問題,制約著農民的經濟效益。
1生產中存在的問題
①品種混雜退化農民多一次購種,多年種植,并且不進行株選,以致田間混雜株率達30%以上。
②秧苗達不到壯苗要求因苗床面積小,猝倒病、立枯病嚴重,造成高腳苗、病弱苗株率高達45%。
③病蟲害嚴重2000年,日灼病、病毒病病株率為45%~55%,一般減產15%~20%。2001年,茶黃螨大發生,農民又因誤認為病毒病而延誤防治最佳時期,從而使病株高達70%~80%,一般減產30%,嚴重者減產40%。
④果實商品性差果形長短不齊,粗細不一,色澤除深紅外,還有淺紅、黃紅、黃白,另外也有病蟲果。
2應對措施
2.1選用良種
選擇純度高、豐產的品種,如日本櫪木三櫻椒、子彈頭三櫻椒、天鷹椒等。購種時一看品種,二看產地,選擇科研單位、大型種子公司生產的種子為宜。若留種,則在拔秧前,選擇株型緊湊、結果多而集中、符合本品種典型性狀的植株,備下年使用,株選自留種最多只能進行2年。
2.2抓好四項措施,培育無病壯苗
①擴大苗床面積,施足基肥每667平方米大田需苗床面積15~17平方米,每1平方米施NPK復合肥0.2~0.3kg,施腐熟的秸稈有機肥1.5~2kg,深翻20~25cm,連翻2遍,整平耙細作畦,保證秧苗有足夠的營養面積及養分供應。
②種子消毒播種前用55~60℃熱水浸種10~15min,并不停攪拌,待水溫降至25℃時,停止攪拌并浸泡6h,去秕籽后將種放入10%磷酸三鈉溶液中浸種20min,沖凈后催芽,可殺死病菌及預防病毒病。
③配藥土,鋪底蓋面每1平方米苗床用8~9g“多、敵、甲”混合粉(50%多菌靈3份、50%敵克松2份、50%甲基托布津1份)2/3拌入床土中,1/3拌入蓋土中,播種后撒蓋育苗床內。在苗床澆水后播種前,用綠亨1號1g對水3kg,噴灑床面,播種后再用綠亨1g加細土15~20kg覆蓋種子,可起到預防猝倒病、立枯病的作用。
④改撒播為擺播找一直木條,按4cm間距釘釘子,并在木條中間釘一直棍子做把兒,然后在苗床上縱橫拉成方格,將籽擺放到方格中間,確保秧苗整齊、健壯。
⑤壯苗標準株高15~20cm,12片葉,色澤濃綠而肥厚,莖粗3mm,手感有彈性,根多而白,無病蟲害。
2.3加強田間管理,奪取豐產
①提早定植,適當加大種植密度一般5月上中旬定植。定植前2天,用5%病毒清300倍液噴霧,起苗后用1.5%農用鏈霉素按1∶50與粘土拌勻加少量水拌成糊狀醮根,可避免因傷根使植株受到多種病毒侵染及殺死蚜蟲、促發新根利于快速返苗。大田中雙株定植,株距15~20cm,每667平方米定植7500~8000穴。
②間作玉米收麥前7~10天,結合灌水,在辣椒行旁按0.5~0.6m株距種植早熟玉米,如鄭單958、西玉3號、安玉9號等,單株定苗。利于辣椒遮蔭,預防日灼病及病毒病;辣椒、玉米間作,棉鈴蟲一般只取食玉米心葉,而使辣椒受害率顯著降低;既不影響辣椒產量,又可以收玉米提高經濟效益。
③適時摘心,加強肥水管理收麥后,及時摘心,要摘小、摘早,多促側枝,也可壯苗早打,弱苗晚打,一般葉18~20片時摘心。麥后中耕,在辣椒行旁開溝,重施麥后肥,每667平方米施尿素7.5kg,NPK復合肥20kg。7月下旬,施復合肥15kg,8月下旬,施復合肥10kg,結合灌水進行,要深施,杜絕撒施,保證辣椒在整個生育期都有足夠的養分供應。
④病蟲害防治收麥后,馬上用2.5%撲虱蚜2000倍液、2.5%溴氰菊酯可濕性粉劑750倍液、2.5%功夫2000倍液、50%辟蚜霧,消滅蚜蟲、白粉虱,預防病毒病,以后視蚜蟲發生情況7~10天噴1次。無論有無病狀,堅持7~10天噴施1次病毒K600倍液,10%萘乙酸銨針劑1支加水15kg,5%病毒清300倍液,20%病毒A400倍液,交替用藥,連噴5~6次。防治日灼病,除間作玉米外,還可在7月中旬至8月上中旬,噴施0.5%硝酸鈣溶液2~3次,間隔7~10天噴1次。許多農民誤將茶黃螨當病毒病防治,茶黃螨危害癥狀為辣椒黃褐色,葉緣向背面彎曲,葉面高低不平,幼莖變黃褐色,受害嚴重時,落花落果形成禿頂,果柄及果實變成黃褐色,無光澤,生長停滯,變硬。發現個別田塊有病時可用73%克螨特2000倍液,2%阿維菌素乳油1000倍液,20%噠螨靈3000倍液防治。發生期7~10天防治1次,連續3~4次。重點噴施植株上部,嫩葉背面、嫩莖、未開展心葉、節間嫩芽。殺螨劑一般不與其他殺蟲劑混用。防治棉鈴蟲一般在6月下旬、7月中下旬、8月中旬,及時到田間檢查,一旦發現蟲卵、幼蟲可用萬靈1小包對水15kg,綠福800倍液,Bt乳劑300倍液,47%樂斯本800倍液防治。發生期間5~7天噴施1次,連續2~3次。關鍵是在蟲卵期、3齡幼蟲前徹底消滅。
2.4適時打頂
打頂時期為9月10日左右。若不打頂,后期果掛果晚,收獲時為淺紅、紫色,更多的是青色,曬干后色淺、皮薄、果輕、質量差、價格低、經濟效益下降。
2.5適時拔秧,及時采收
在寒露至霜降節拔秧。也可在拔秧前7~10天,用40%乙烯利1000倍液在晴天上午噴施,促使營養向果實轉化,利于果實轉紅。在采果過程中,將自然成熟、果形正常的與未完全成熟的青果及果形太小、病蟲果分開,實現優質優價。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