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十字花科(Cruciferae)蕓薹屬芥菜種中以葉或葉球為產品的一類蔬菜,一二年生草本植物。另名青菜、辣菜、春菜等,染色體數2n=4x=36。每100g鮮菜中含水分91-95g。蛋白質0.9-2.8g、碳水化合物2.9-4.2g、粗纖維0.4-1g、維生素C83-94mg,及其他維生素和礦物質。可供炒食或加工。葉芥菜原產中國,自古栽培,分布南北各地,是芥菜中適應性較強的一個變種。包心芥菜適應性較差,主要在廣東、廣西、福建等省(區)栽培。
植物學性狀:直根系,主要根群分布在30cm的土層內。營養生長期莖短縮,葉著生短縮莖上,有橢圓、卵圓、倒卵圓、披針等形狀,全緣,或具不同程度缺刻。葉柄或中肋扁平狀、箭桿狀,彎曲包成葉球,或具突起。葉綠、淺綠、綠間紫或紫色。復總狀花序。花冠黃或白色,花瓣4,十字形,4強雄蕊,雌蕊1。異花授粉,蟲媒花。長角果,成熟后易開裂。種子圓或橢圓形,紅褐或紅色,千粒重約1g。
類型和品種:①大葉芥(var.foliosaBailey):植株和葉片較大,葉緣波狀或鈍鋸齒狀,少缺刻。葉面平或微皺葉柄狹長或較寬,各地廣為栽培,品種甚多。代表品種有浙江早芥,組織柔嫩,適于炒食,貴州獨山大葉芥、四川南充箭桿菜、廣東梅縣皺葉芥、芋葉芥等適于加工。②花葉芥(var.multisectaBailey):葉片具不同形狀的缺裂。代表品種有浙江粗花芥、半粗花芥和細花芥,四川雞啄葉等,供加工用。③瘤芥(var.strumataTsenetLee):葉柄或中肋發達。具突起或瘤狀物。代表品種有江蘇、浙江的彌陀芥、湖北耳朵等供作泡菜用。④長柄芥(var.longipetiolalusYangetChen)葉片寬為長的4/5,掌狀網脈,葉柄為葉長的3/5,鮮食用。⑤卷心芥(var.involutusYangetChen):心葉外露,呈卷心狀,供鮮食或加工。⑥包心芥(var.capitataLi):葉柄和中肋增寬,中心的葉片折疊包合成為葉球,代表品種有雞心芥、大菜芥等,供菜用或加工。⑦分蘗芥(var.multicepsTsenetLee):又名雪里蕻。花葉品種葉片缺裂較深,板葉品種葉全緣有鋸齒。不同品種分蘗和葉數多少相差懸殊。供加工用。
生長發育和產品形成:葉芥菜生育周期包括營養生長期和生殖生長期。營養生長期又分為發芽期、幼苗期、蓮座期、產品器官形成期;生殖生長期即抽薹、開花結果期。(1)發芽期:自種子萌動至兩片葉子展開,真葉顯露。適溫25℃左右,需5-6天。(2)幼苗期:真葉顯露到形成第一個葉環。適溫22℃左右,需20-30天。(3)蓮座期:第1至第2葉環形成,適溫18℃左右,需20-30天。(4)產品器官形成期:形成第2葉環時進入產品器官形成。此時,包心芥開始卷心。分蘗芥腋芽增生;食用葉柄的增厚或伸長。適溫(旬平均)10-15℃,需30-60天。經受低溫影響,完成春化階段后,翌春抽薹開花結果。一般品種冬性弱,如3月芥、雞心芥春播當年開花結果;多數雪里蕻品種、春不老和哥藶大芥菜等冬性較強。
散葉類型或幼苗供食的葉芥菜較耐高溫,如雪里蕻、南風芥、歪尾大芥菜等生長期較短,可周年栽培。結球的哥藶大芥菜或食用器官肥大者在10-15℃才能生長良好。包心芥、分蘗芥進入產品器官形成期,蓮座葉基本不再增長,不包心或無分蘗的品種無明顯的蓮座期。
栽培技術:中國南、北各地栽培葉芥菜均以秋播為主。春季栽培應選擇不易抽薹的品種,用冷床育苗,終霜后定植。
選用保水保肥力強的壤土作苗床,翻耕后充分曝曬,施用堆肥和磷、鉀為基肥。苗期加強防治蚜蟲,培育無病健壯秧苗,以減輕病毒病危害,也可采用推遲一個節氣直播。
葉芥菜宜選用保水保肥、肥沃的壤土,避免用沙地栽培,也不要與十字花科蔬菜連作。可以采取水旱輪作,或與洋蔥、大蔥、大蒜等間作。5-6片真葉定植,早播者苗齡25-30天,晚播者40天左右。定植距離早熟種行株距離33-39×33-26cm,中、晚熟種39-47×33cm雪里蕻33-26厘米。葉芥菜發根緩慢,定植時須保護根,施肥以氮肥為主,配合磷、鉀肥,提高抗病力。早秋載培生長前期氣溫高,生長快,應及時追肥,南方晚秋栽培時,冬前不宜多施肥,以免生長偏旺,遭受凍害。越冬后應及時澆水施肥,避免提早抽薹。加工用葉芥菜采收前半月停止澆水施肥。中國北方秋播葉芥菜在嚴霜前收獲,南方早播者一般在12月前收獲。秋播中、晚熟品種在次年2月至4月收獲。幼苗供食用者播后40-50天可隨時采收。
采用秋播成株留種,也可以春播小株留種,秋播成株留種時,按品種特征選留種株。長江以北地區種植在陽畦保護越冬,翌春定植露地。長江以南地區可直接移入具有良好隔離條件的采種田里。葉芥菜是天然異花授粉作物,不同芥菜品種采收田應隔離1000-2000m。
加工:方法主要有如下幾種:(1)南充冬菜:于短縮莖處縱剖,上架曬晾,中心葉變黃,菜心萎縮時取下修剪,分老葉、嫩葉及菜尖三部分(菜尖是冬菜的主要原料),加鹽揉菜,再入池腌漬,每50kg加鹽6.5kg,翻菜時加適量花椒,存入3個月,拌入混合調料,裝壇密封,入置2-3年者為優等。(2)貴州鹽酸菜:采后曬晾一天,用8%的鹽腌漬,翻菜并加2%鹽即成為半成品;再經切菜分級等流程,加甜酒、冰糖、辣椒、大蒜等調料,裝壇密封后熟一個月即成。(3)廣東惠州梅菜:采收后曬菜1-2天,切片后再曬2-3天,揉菜和鹽漬,最后將菜曬干,即為成品。(4)雪里蕻加工法:采收后經整理,加鹽9-10%,在容器內揉搓,次日翻動并壓實,一周后即可食用。新鮮雪里蕻晾到原重的30%,再按重量加12%的鹽腌漬,壓干后裝壇并壓實,經1-2個月成熟;加鹽量18%,腌好后取出曬干,為霉干菜。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