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1種株選擇
胡蘿卜采種―般采用成株采種。“立冬”前后收獲時進行田間株選,應選擇葉片少,葉色正,葉叢較直立,肉質根頭部小,形狀整齊,根尾細、色澤深、皮色鮮亮,表皮光滑、無分裂、無分叉,無病蟲侵染,符合本品種典型性狀的若干優良單株,留1cm長的葉柄切去葉叢作為種株。
2種株貯藏
種株冬貯一般采取溝窖貯藏,可開挖1m寬,80cm深,長度不限的溝,在溝內排一層胡蘿卜撒一薄層細濕土,胡蘿卜層高達40--50cm深時,上面覆10cm厚的濕土。以后,可隨天氣轉冷分層覆土,覆土厚度以種株不受凍為宜。
3定植時間與方法
胡蘿卜種株定植后根系生長勢較弱,長出的根多為須根,抗旱性及吸收力較差,故制種田應合理施肥并提早精細整地,這是提高制種產量的基礎。
3.1品種間隔離
除不同品種間留種田應間隔2000m以外,還要清除留種田周圍的野生胡蘿卜,以保證種子的純度。
3.2定植時間
翌春土壤解凍,當土壤溫度穩定在8--10℃時(山東省一般在3月中、下旬)從窖內取出種株定植。實踐證明,種株若在窖外較長時間放置,肉質根發生萎縮,栽植后生長不旺,產量明顯下降,所以最好是從窖中隨取種株隨定植;出窖后暫時不栽的種株可用濕土覆蓋,防止肉質根萎縮。
3.3定植方法
定植前,施用腐熟圈肥6萬kg/公頃作底肥,深耕耙平后作畦。定植時按行距50cm,株距30cm開溝或開溝斜栽。栽時先封一半土而后澆水,等水滲下后再封頂,根頂部可與畦面相平或略高出1cm,栽后踩實及時中耕保墑。
4田間管理
4.1中耕除草
種株定植后至抽薹前,外界氣溫較低,植株生長緩慢,此階段的主要工作是中耕松土,以利提高地溫,保進根系生長。當氣溫逐漸升高,花序抽出后,中耕與除草結合進行,以確保種株封壟前田間基本無雜草,使種株開花結果處于良好的環境條件下。
4.2肥水管理
種株的各個生長階段,應根據需要及時進行澆水追肥,一般在花序抽出高達15--20cm時施氮磷鉀復合肥225--300kg/公頃,并澆水,開花期不能缺水,否則嚴重降低種了產量,宜保持畦面見干見濕。盛花期可追1次肥,施硫銨150--225kg/公頃,可隨水沖施。
4.3種株整枝架扶
胡蘿卜種株如不進行整枝,主枝及一、二、三、……各級分枝的花傘依次開花,隨花輪數增加,花輪也變小,種子成熟慢。為使養分集中,種子充實飽滿和成熟一致,必須采用整枝技術調整種株的株型。生產實踐證明:繁殖生產用種采用留下主莖和3--4個健壯側枝,其余側枝全部去掉這種方法最為適宜。整枝一般當種株株高達40--50cm時進行,此時外界氣溫逐漸升高,側枝大量抽生,需及時進行整枝。種株開花后,為防止倒伏,可于種株基部培土或支架綁縛,一種方法是在每棵種株旁插一木棍或小竹竿,然后用塑料繩將整株的主側枝圍繞后固定在木棍或竹竿上。另一種方法是在每畦種株兩邊拉上兩根細繩或塑料繩,兩頭及中間用木樁拴牢拉緊,支撐種株外層分枝,避免分枝搖擺倒伏。
4.4病蟲害防治
種株常見的病蟲害有軟腐病、菌核病和蚜蟲。軟腐病植株表現為葉片先凋萎、變黃,然后肉質根軟化、腐爛,發出惡臭味,此病應以預防為主,冬前整地,充分曬垡,消滅病菌,不能重茬。另外,還要及時防治地下害蟲,以免胡蘿卜肉質根受傷而感染病菌。種株感染菌核病后,根部腐敗軟化,表面出現白色菌絲,如發展下去則形成菌核,病株抽不出新芽,下葉淡黃色、下垂,地上部萎縮枯死,可選用的藥劑有50%速克靈可濕性粉劑1500倍液、50%托布津可濕性粉劑500倍液、40%菌核凈可濕性粉劑500--600倍液,噴藥液750--900kg/公頃,隔7--10d噴1次。蚜蟲可選用50%辟蚜霧可濕性粉劑1500--2000倍液、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1000--1500倍液、40%菊馬乳油2000--3000倍液或40%氧化樂果乳油1000--1500倍液葉面噴霧。
5適時采收
胡蘿卜開花后30d左右種子才能成熟。當謝花后花序由綠變黃時可帶花薹收獲,即在花序的下端10cm處用剪子及時剪取花序。以后每10--20株扎捆成1束,豎放于通風干燥處晾曬,后熟7--10d,脫粒。清選去掉果柄及雜質,再曬2--3d,使種子含水量降到14%以下時即可包裝貯藏。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