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從日本引進的新品種SK4-316,通過多年試驗、示范種植,田間表現長勢整齊,產量高,商品性好,成品率高(達95%以上),產品符合出口標準。畝產值上萬元,較傳統種植品種增加1倍以上,增收效果顯著。
一、特征特性
該品種播種至收獲130--160天,生長勢強,平均畝產5000--6000kg。植株葉叢直立,株高40cm左右,葉片綠色,2--3回羽狀復葉,最后裂片葉柄淺綠化,絨毛少,長20cm左右。肉質根近圓柱形,條形整齊均勻美觀,表皮光滑,平均長度23cm,頭部直徑5cm左右,尾部直徑4cm左右,皮、肉、芯顏色深紅,髓部2cm左右,無黃色髓心條紋,平均單根重350g。該品種耐寒性強,耐旱性中,較耐抽薹,正常年份,適宜播種期內不易抽薹。適合福建省沙壤土地區種植。
二、營養成分
品質極優,纖維少,肉質細嫩、甜美。營養價值高,富含維生素、胡蘿卜素及鐵、鉀等礦物質(含量比本地當家品種高),營養成分檢測結果如下:含類胡蘿卜素15.5mg/100g,VB10.093mg/100g,VB20.042mg/100g,Vc27.7mg/100g,Ca、P、Fe、K分別為81.1、17.1、2.05、298mg/100g。
三、高產優質栽培技術
(一)選地、下足基肥、整畦。胡蘿卜是深根性植物,根系入土深,產品外觀質量要求嚴格,因此宜選擇肥沃、土層深厚、松軟、保肥保水力強、排水良好的沙壤土或壤土種植。每畝摻海土1.5立方米、海沙4立方米進行土壤改良,土壤pH6.5適合胡蘿卜生長。施肥掌握基肥為主,追肥為輔的原則。每畝施腐熟有機肥1500kg、過磷酸鈣100kg、復合肥50kg。下基肥、海土、海沙后深翻,深耕25cm,曬10天左右耙平做畦,畦帶溝寬110cm。
(二)適期播種。在日本該品種可春、夏、秋播種,在福建主要秋播,以9月20日至10月15日播種為宜。選擇連陰天播種最好,早播遇盛夏高溫干旱,不利于出苗,成活率低,影響產量和品質。每畝播300g種子。采用條播,每畦播4行或5行,行距13cm,可用自制專用設施播種。播種后先掃一層薄土覆蓋,然后覆蓋含谷殼的牛糞干粉,或切碎的稻草、蘑菇土、花生殼混合物,以保持土壤濕度及增加土壤肥力,也可以防暴雨拍實土面影響出芽。
(三)間苗、定苗、除草。胡蘿卜喜光,充足的陽光有利于肉質根的形成。應及時間苗,防止幼苗擁擠。播種后25天左右進行間苗,疏去過密苗、弱苗、劣苗,保留株距約3cm。該品種生長較快,35天左右可定苗,定苗株距10--13cm。也可在播種后30--35天一次性間苗。每畝定苗3萬--4萬株。前期高溫雨多時雜草生長迅速,應及時除草。采用人工拔除雜草,嚴禁使用除草劑,一般播種后20天開始除草,以免影響苗的生長。
(四)追肥。胡蘿卜生長期長,除施基肥外,還需追肥。可進行3次追肥,第一次追肥(苗肥):出苗后15天施苗肥,每畝復合肥20kg、碳酸氫氨7.5kg對600kg水混合噴施。第二次追肥:定苗后約5天進行,每畝施復合肥75kg,植行間開溝約5cm深,曬3--4天后施入肥料,隨即噴水。第三次追肥:播種后80--90天進行,每畝施復合肥50kg,方法同第二次追肥。
(五)水分管理。采用噴灌設施灌溉效果較好,根據天氣和土壤情況適時噴灌。出苗前保持土壤濕潤。一般苗期每天一次噴灌,每次約15分鐘,以土壤保持見濕見干為原則。苗期后一般2天1次。追肥的前3--4天控制水分,配合開溝曬“根”,可曬至葉片略顯萎蔫,以促進主根下扎。追肥后7天內應多噴水,以利肥料的吸收,每天噴灌1次,每次20分鐘。播種70天以后,可3天噴1次水,有利于根的生長。
(六)病蟲害防治。清理田園,改良土壤,播種前深翻暴曬。該品種抗病性較強,除地下害蟲外,尚未發現其他病蟲害。可在播種后4--5天用10%氯氫菊酯2500倍澆入土中防治地下害蟲。
(七)適時采收。宜在肉質根充分肥大時采收,從播種到采收130--160天。雨水多的年份或地下水位較高的田塊,130天左右就應注意觀察,若裂根較多,應及時采收。管好較好的田塊(無裂根),可延長至150--160天,以充分發揮其產量潛力。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