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近年來隨著黃花菜種植面積持續擴大,栽培方式不斷創新,黃花菜病蟲害發生態勢加重。據調查,受多種病蟲混發危害,一般減產20%一30%,是黃花菜優質高產的最大障礙。為控制病蟲為害,現將黃花菜病蟲害發生特點及無公害化防治技術介紹如下。
1、黃花菜病蟲害發生特點
1、1病蟲種類:據初步調查,我縣黃花菜病害有:銹病、葉斑病、葉枯病,黃葉病、紅腐病、白絹病、炭疸病、莖枯病、褐斑病、病毒病,蟲害有蚜蟲、薊馬、粉虱、紅蜘蛛等10多種病蟲害。其中以銹病、葉枯病、葉斑病為害損失最大。
1、2為害特征:從調查情況所看,葉斑病、葉枯病、褐斑病、白絹病、炭疸病主要為害葉片,造成葉片病變枯黃,影響光合作用和養分輸送,嚴重的可使整株葉片枯死,抽苔矮瘦,花蕾少易脫落。銹病、黃葉病除為害葉片外,還侵害莖桿、花蕾。莖枯病、紅腐病主要為害莖桿、花苔、花枝。而蟲害主要在葉片上吸汁危害。
1、3消長規律:一年中田間發病最早的病害為葉斑病、葉枯病,在3月上旬始見,4一5月份為流行高峰期;4月中旬莖枯病,褐斑病、炭疽病、黃葉病、白絹病相繼發生,5一6月流行;5月上、中旬銹病,紅腐病等開始發病,6月上旬至7月上旬流行,蚜蟲,粉虱等害蟲在4一7月均可造成較重的危害。秋苗期主要以銹病為主,其它病害處于休眠狀態。
2、無害化防治技術
2、1選用抗病良種:結合品種的豐產性能和采收上市期,適宜當前推廣的優良品種有蟠龍種、四月花、白花、茶子花、大烏咀、中秋花等。
2、2合理密植:采取寬窄行的栽培方式,寬行80厘米,窄行50厘米,株距20一50厘米,每蔸栽2株,每畝栽8000-1萬株,這樣既保證有足夠的苗數,奠定速生豐產苗架,又有利保持菜園間通風透光條件,提高抗病豐產性能。
2、3適時更新復壯:當黃花菜蔸齡達5年以上時,每蔸內分蘗數過多,病蟲為害加重,產量亦開始下降,此時要及時更新復壯,促進黃花菜健壯穩長。
2、4做好平衡施肥:黃花菜應以施用有機肥為主,在施肥方法上做到“施足基肥,早施苗肥,適施苔肥,補施蕾肥”。要防止施用化學氮肥過多,增施鉀肥和硼肥,合理配施磷肥,促使植株健壯生長發育,增強抗病蟲能力。
2、5藥劑防治技術:根據黃花菜花蕾成熟不一致,需要每天采收與控制病的現實矛盾,為此“早”是黃花菜用藥防治的核心,應堅持預防為主,主攻主要病害,兼治多種病蟲,做好合理搭配和交替使用農藥。當前防治黃花菜病害較好的藥劑有50%枯腐特1000-1500倍液,或40%撲菌特800-1000倍液,或70%百倍凈1000-1200倍液,或12、5%禾果利2000-2500倍液(對銹病有特效)。在病害初見期任選一種藥劑噴霧,隔10-15天防治一次,連治2-3次,并做到輪換使用權不同藥劑。用藥時霧點要細,由于黃花菜葉片蠟質層厚,葉面光滑,藥液中加入少量洗衣粉,以增加粘性,提高藥效。在防病時加入吡蟲林,滅蟲靈,蟲殺凈等低毒對口藥劑,達到病蟲害兼治,減少用藥次數,確保綜合防治效果。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