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癥狀特點]主要危害葉片,也可危害花薹。葉片染病多從葉尖或葉緣開始,半圓形或橢圓形,褐色,邊緣色深褐,發病與健康部位分界較明晰,有的病斑外圍出現黃暈。病斑擴展并連合為條斑,致葉片變灰褐至灰白色干枯。后期病部出現小黑點病征(病菌分生孢子盤及分生孢子。)
[病原及發病特點]病原為半知菌亞門的刺盤孢屬,包括百合刺盤孢[ColletotrichumliliacearumFerr.]和膠孢刺盤孢[C.gloeosporioidesPenz.]。兩菌均以菌絲體及分孢盤在病株上或隨病殘體遺落在土中越冬。但在溫暖的南方,越冬期并不明顯。病菌分孢盤上產生的分生孢子可借助風雨或小昆蟲活動輾轉傳播侵染致病。溫暖潮濕的天氣或植地環境有利于發病。過施氮肥、植株生勢過旺易發病。低洼潮濕、排水不良或葉螨危害重的地塊也易發病。品種間抗病性有差異。在近年國內推介的13個黃花菜品種中(大多為地方品種),一般表現抗病性或抗逆性較強的有:荊州花(黑嘴子花)、猛子花(棒棒花、棒槌花)、四月花(芒種花)〔以上均為湖南邵東地方品種]、大鳥嘴(江蘇淮陰)、綠頂(浙江縉云)、渠縣黃花(四川)、金黃花(湖北天門)、沙苑黃花菜(陜西)等,是否也抗炭疽病,則有待于各地進一步觀察確定。
[防治方法](1)因地制宜地選用抗病品種。(2)加強肥水管理。適時噴施葉面肥,尤應合理及時施用春苗肥、催蓮肥、壯蕾肥和冬苗肥,使植株營養與生殖生長協調,壯而不過旺,增強抗病力;適時適度澆灌,注意清溝排漬,提高根系活力。(3)及早噴藥控病。發病前最遲于見病后,噴施70%托布津+75%百菌清(1:1)1000―1500倍液,或30%氧氫化銅+70%代森錳鋅(1:1)800―1000倍液,或50%施保功可濕粉1000倍液,或25%炭特靈可濕粉500倍液,或80%炭疽福美可濕粉800倍液,2―3次或更多,隔10―15天1次,交替施用,前密后疏。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