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大棚黃花菜栽培技術管理要點
一、施肥
大棚黃花菜生產潛力大,對土壤養份需求量也大,根據我們幾年來的試驗與觀察,在施肥技術上應做到“早施苗肥、適施苔肥、補施花蕾肥”的原則,肥料種類應多施有機肥,增施磷鉀肥,具體要求是:
苗肥:為促使早發在大寒前后(12月上旬)施,一般畝用碳銨35――50公斤,加過磷酸鈣25――35公斤,并加硼砂、硫酸鋅各1公斤,混合后開溝施入,結合除草覆土后,再每畝施欄肥15――20擔。
苔肥:苔肥應在3月上中旬結合除草一次性施入,要求畝用尿素20――25公斤加氯化鉀15――20公斤。
花蕾肥:黃花菜進入采收10――15天后,根據黃花菜長勢情況,分次施尿素5――8公斤。
二、水份管理
黃花菜對土壤水份較為敏感,抽苔前需水量少,抽苔盛期需水量大,盛花期需水量更大。顯苔時水份充足,分枝多,花蕾也多,生長快,花期提早。花期干旱缺水,花蕾發育不正常,落蕾多,采收期短,產量低。因而地表發白的園地,應及時灌水抗旱,確保花菜健壯生長。
三、溫度調控
根據試驗與實踐總結,大棚黃花菜的蓋膜時間應在“大寒”至“立春”期間最適宜,在蓋膜期間應加強田間溫度調控,晴天當棚內溫度達到30攝氏度時,應及時通風換氣,白天棚內溫度應控制在20――25攝氏度,夜間不低于10攝氏度,清明后日平均溫度穩定在15攝氏度以上,可在通風煉苗的基礎上及時揭去薄膜,有利于黃花菜植株健壯生長,抑制病害發生。
四、采后管理
試驗大棚栽培黃花菜,采后管理比常規栽培更為重要,它直接影響次年黃花菜產量,具體應抓四條:
1、適時拔枯桿,割老葉
黃花菜采摘結束后,應及時拔去干枯,沒有干枯的不要硬拔,以免損傷根芽,然后再割去老葉。
2、及時清理菜地
拔桿割葉后,應及時對菜地周圍進行一次清理,除去雜草殘葉,每畝用生石灰粉25――50公斤撒在菜地上,以消滅病蟲源。
3、抓緊深翻施肥
黃花菜經過較長時間采摘、踩踏,土層板結,通透性差,應選擇晴天干燥時進行一次深翻,同時畝混施25――40公斤鈣鎂磷肥和適量速效氮肥,然后覆蓋土層,有條件再施些有機肥料。
4、采用隔叢間苗
由于新栽時黃花菜株距較密,經過一年時間生長有了許多分蘗,必須采用隔叢間苗,增加株距,保留行距。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