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霜霉病是保護地和露地黃瓜最嚴重的流行性病害,在不同年份、不同管理水平及不同品種卜發病輕重不同,在黃瓜的整個生育期均可發生。霜霉病主要危害葉片和莖稈,其特點是來勢猛、傳播快、危害重,一般減產20%~30%,重者3~5天即可全部毀掉。我們經過多年的試驗和摸索,總結出了一套防治黃瓜霜霉病的有效方法,既簡單明了,又經濟有效,菜農很容易接受,很有推廣價值。
1癥狀特征
1.1典型癥狀黃瓜霜霉病病菌通常從植株下部葉片的背面侵入,其典型癥狀是先在葉背形成受葉脈限制的多角形的水漬狀病斑,再發展成多角形枯斑,空氣濕度大時,在病斑上長出黑色霉層;從葉背看呈水漬狀,葉正面并無明顯變化,發病中后期葉背出現灰黑色霉狀物。后期會在葉正面出現邊緣不整齊的褪綠黃斑,進而發展成多角形病斑,嚴重時全葉干枯。
1.2其他癥狀由于品種抗病性不同,所處環境條件不同,病害表現往往具有多樣性。有時整個葉片布滿許多黃色的角斑,而沒有黑霉;有時葉片出現多角形圓斑,而在葉片背面看不到黑色霉層。癥狀的復雜性增加了識別病害的難度,有一種方法可以快速識別是否霜霉病。
2快速鑒定霜霉病
將黃瓜病葉采下,放在杯子中,放一點水增加濕度,將杯口封嚴,放在20℃左右的條件下保濕,大約經過一個晚上,若葉片背面有黑色霉層出現,即可斷定是霜霉;若出現一些黏稠的液體,則是角斑病;若病斑上隱隱約約出現一些小的黃色黏稠物,則是炭疽病。
3發病條件
霜霉病是由真菌引起的病害,病原菌主要靠氣流傳播。高濕是發生霜霉病的重要條件,只有當葉面有水滴或水膜時,病菌孢子才能萌發和侵入。發病最適溫度為16~24℃,最適相對濕度為85%以上?諝庀鄬穸仍50%~60%以下時,病害受到抑制。一般冬季棚室發病較重。
4防治方法
4.1選用抗病品種黃瓜品種間抗性差異很大,因地制宜選用抗病品種能有效減輕病害。
4.2加強田間管理采用營養缽育苗或穴盤育苗,可培育壯苗;采用配方施肥,可增強植株抗性;采用地膜覆蓋,膜下暗灌,能降低室內濕度,提高土壤溫度;選用無滴膜蓋棚,因無滴膜具有無滴、保溫、透光、耐老化的特性,能降低棚室濕度,改善光照,抑制病害發生。
4.3生態防治方法是早晨開棚放風排濕30分鐘,然后閉棚,溫度控制在25~30℃,最高不超過33℃,濕度降到75%以下,可抑制霜霉病的發生。午后放風,溫度控制在20~25℃,濕度降到70%左右,如果夜間棚外最低溫度在12℃以上,可整夜放風。陰天、下雨天也應適當放風,盡量縮短葉緣吐水及葉面結露持續時間。
4.4煙熏防治此法省時、省工、省力。未發病時,可于傍晚用15%霜疫清煙劑或45%百菌清煙劑熏殺,每次每畝用250克。熏蒸時,關閉溫室,藥劑分放4~5個點,點燃冒煙后關門熏殺。每隔7天熏1次,連熏2~3次。發病初期,每畝用45%百菌清煙霧劑(安全型)200~300克,密閉熏蒸1夜,次晨開窗通風,隔7天熏1次。
4.5噴霧防治未發病時,用80%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600倍液噴霧預防,7~10天1次。一旦發現中心病株,即用72%杜邦克露可濕性粉劑500倍液噴霧,噴細噴透,3天內噴2次。農藥要交替使用,以防產生抗藥性。
4.6粉塵防治噴粉成本低,方法簡便,不增加室內濕度?捎5%百菌清粉塵或7%防霉靈粉塵,每次每畝噴1千克,傍晚用噴粉器噴,密閉一宿,次日放風。隔7天噴1次,連噴4~5次。用藥時不能直接對著植株噴,應噴在植株的上空,讓粉塵自然飄落到黃瓜植株上。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