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春冠甘藍是江蘇省農科院蔬菜所最新育成的早熟一代雜交種,開展度60cm,株高25cm。葉色翠綠,蠟粉中,葉緣微翻,外葉數12片。葉球桃型,球形指數1.1,葉球緊實度0.61,中心柱7.2cm,占球高的45.0%,幫葉比為1/4,單球重1.5kg左右。春冠比對照(春豐、爭春)早熟7天,667平方米產量3500kg。
具有耐寒、冬性強(露地越冬不易先期抽薹)、早熟,外觀好、品質佳等特點。肉質脆嫩,味甘甜,露地越冬栽培全生育期200天左右,經過在我國南方地區多點示范試驗,春冠適合南方地區特別是長江流域栽培。
1基地選擇
選擇生態條件良好,周圍沒有工礦企業,遠離公路、機場、車站等交通要道,大氣、灌溉水、土壤等質量指標符合無公害蔬菜生產標準的地區種植。
2播種育苗
2.1育苗方式
根據栽培季節和方式,可采取陽畦、塑料拱棚、溫室、露地育苗。有條件的可采用工廠化育苗。露地育苗要有防雨、防蟲、遮蔭設施。
2.2種子處理
種子消毒有以下幾種方式:①用50℃溫水浸種20min,然后在常溫下繼續浸種3~4h。
②每100g種子用1.5g漂白粉(有效成分),加少量水,將種子拌勻,置容器內密閉16h后播種,可防黑腐病、黑斑病。
③用種子重量0.3%的47%加瑞農可濕性粉劑拌種防黑腐病。
2.3苗床準備
①床土配制。選用近3年來未種過十字花科蔬菜的肥沃園土2份與充分腐熟的過篩廄肥1份配合,按每1立方米加三元復合肥(15∶15∶15)1kg或相應養分的單質肥料混合均勻待用。將床土鋪入苗床,厚度10cm。②床土消毒。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與50%福美雙可濕性粉劑按1∶1比例混合,或25%甲霜靈可濕性粉劑與70%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按9∶1比例混合,按每1平方米用藥8~10g與4~5kg過篩細土混合,播種時2/3鋪于床面,1/3覆蓋在種子上;或用50%琥膠肥酸銅(DT殺菌劑)可濕性粉劑500倍液分層噴灑于土上,拌勻后鋪入苗床。
2.4播種
將浸好的種子撈出洗凈,稍加晾干后用濕布包好,放在20~25℃處催芽,每天用清水沖洗1次,當20%種子萌芽時,即可播種。
①播期一般在隴海線及以南地區作露地越冬栽培。在長江中下游地區,采用露地育苗,一般在9月下旬播種,在江淮和長江中下游以南地區,播種期一般在9月中旬至10月中旬,華南地區,一般安排在11月至翌年1月。每667平方米大田用種量50g。
②播種方法采用撒播、條播或點播法播種。條播,可按行距7cm開溝,按每1g種子4行均勻播種。撒播以3g/平方米播種,點播則以每5平方厘米營養土塊播2~3粒種子為宜。澆足底水,水滲下后覆一層消毒床土,將種子均勻撒播于床面,覆土0.6~0.8cm。
2.5苗期管理
苗床應注意適量澆水,一般初出土苗每天澆1次水,以后間隔1~2天1次,具體指標以土壤濕潤、土表略干為宜。當小苗有3~4片真葉時,淺松土1次,促進根系發育,同時結合間苗。間苗的原則是留壯苗,除去密苗、弱苗和劣苗,以5平方厘米留1株為宜。有分苗習慣的可于幼苗1~2片真葉時分苗。緩苗后劃鋤2~3次,分苗后要用遮陽網覆蓋,防止床土過干,也要在雨后及時排除苗床積水。在間苗或假植后,根據苗的大小決定控制肥水蹲苗還是施肥水促小苗。但在定植前半個月(苗齡35天左右)要蹲苗,促使根系生長,使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比例平衡。定植時的壯苗標準是植株健壯,株高12cm,莖粗0.5cm以下,有6~8片葉,葉片肥厚蠟粉多,根系發達,無病蟲害。
3施肥
基肥一般用有機肥與無機肥相結合。在中等肥力條件下,結合整地,每667平方米施優質有機肥(以腐熟豬廄肥為例)5000kg、氮肥4kg(折尿素8.5kg)、磷肥5kg(折過磷酸鈣42kg)、鉀肥4kg(折硫酸鉀8kg)。有機肥料需達到規定的衛生標準,優先選擇銨態氮肥和尿素,不提倡單獨施用硝態氮肥。應采取“前重后輕”的施氮措施,其中1/3用于基施,2/3用于追施,為降低和控制蔬菜硝酸鹽含量,可采用氮抑制劑(如雙氰胺)來抑制土壤硝化細菌的活性。
4定植
定植田要求前茬為非十字花科蔬菜,深耕細耙,無大土塊。北方露地栽培采用平畦,塑料拱棚亦可采用半高畦。南方作成長20m,寬1.5m的高畦。
長江中下游及以南地區,一般在11月底12月初定植,使幼苗在定植后來得及發生新根,以利抗凍。定植過早,在年內生長過大,可能發生未熟抽薹現象,定植過遲,幼苗根系尚未恢復生長,寒冷來臨,可能發生受凍缺苗的現象。淮河以北地區可用保護地育苗,于11月10日左右播種,翌年回暖后定植。
根據氣候條件和土壤肥力來確定定植密度,北方每667平方米定植4000~6000株,南方每667平方米定植3500~4000株。長江中下游地區定植距離40cm見方。按行株距要求開溝,坐水栽苗,或培土后立即澆水。地膜覆蓋的挖穴坐水栽苗。結合澆定植水時,可用磷酸二氫鉀1000倍液加保得生物液肥1000倍液灌根,促生根、保苗、苗勻苗壯。
5大田管理
春甘藍對追肥要求嚴格,掌握好追肥的時期,是防止先期抽薹奪取高產的關鍵。在冬季要嚴格控制追肥,只需使幼苗能安全越冬,春季回暖后,采用大肥大水進行管理,加快幼苗生長。
緩苗期,定植后4~5天澆緩苗水,隨后結合中耕培土1~2次。蓮座期,通過控制澆水而蹲苗,蹲苗期6~8天。結束蹲苗后要結合澆水每667平方米追施氮肥3~5kg,同時用0.2%的硼砂溶液葉面噴施1~2次。結球期,要保持土壤濕潤。結合澆水追施氮肥2~4kg,鉀肥1~3kg。同時用0.2%的磷酸二氫鉀溶液葉面噴施1~2次。結球后期控制澆水次數和水量。收獲前20天內不得追施無機氮肥。
6病蟲害防治
春甘藍病蟲害危害不是很嚴重,只需在苗期注意病蟲害的防治。合理安排茬口、輪作,使病原菌和蟲卵不能大量積累;通過培育壯苗,加強栽培管理,科學施肥,改善和優化菜田生態系統,創造一個有利于結球甘藍生長發育環境條件。可以設黃板誘蚜,用100cm×20cm的黃板,按照30~40塊/667平方米的密度,掛在行間或株間,高出植株頂部,誘殺蚜蟲,一般7~10天重涂1次機油。可以利用黑光燈誘殺害蟲。
霜霉病用45%百菌清煙劑110~180g/667平方米,傍晚密閉煙熏,7天熏1次,連熏3~4次;或用80%代森錳鋅600倍液噴霧。發現中心病株后用40%三乙膦酸鋁可濕性粉劑150~200倍液,或72.2%霜霉威水劑600~8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72%霜脲錳鋅600~800倍液,或69%安克錳鋅500~600倍液噴霧,輪換使用,7~10天1次,連防2~3次。
黑斑病在發病初期用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500~600倍液,或50%異菌脲可濕性粉劑1500倍液,7~10天噴霧1次,連防2~3次。
黑腐病可以在發病初期用14%絡氨銅水劑600倍液、77%氫氧化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72%農用鏈霉素可溶性粉劑4000倍液防治。
鱗翅目害蟲可在卵孵盛期用Bt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或5%定蟲隆乳油1500~2500倍液噴霧;在低齡幼蟲發生高峰期選用2.5%氯氟氰菊酯乳油2500~5000倍液、10%聯苯菊酯乳油1000倍液、1.8%齊螨素3000~4000倍液、5%氟蟲腈懸浮劑2500~5000倍液等噴霧,輪換使用。
蚜蟲可以選用50%抗蚜威可濕性粉劑2000~3000倍液、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1500倍液、3%啶蟲脒3000倍液、5%啶?高氯3000倍液噴霧防治,6~7天1次,連續2~3次。
7采收及運輸
春冠甘藍在葉球大小定型,緊實度達到八成時采收。上市前可噴灑500倍的高脂膜溶液,防止葉片失水萎蔫,影響經濟價值。同時,應去黃葉或有病蟲斑的葉片,然后按照球的大小進行分級包裝。運輸前應進行預冷。運輸過程中適宜的溫度為1~4℃,相對濕度85%~90%,注意防凍、防雨淋、防曬、通風散熱。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