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5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別名】女貞實,白蠟樹子。
【來源】為木犀科女貞屬植物女貞LigustrumlucidumAit.的干燥成熱果實。
【原植物】女貞為常綠灌木或小喬木,高可達15米;小枝無毛而有明顯的皮孔。葉對生,革質且較厚,卵形、橢圓形至卵狀披針形,長6~15厘米,頂端漸尖,基部漸狹或闊楔形,上面亮綠,下面淺綠,均無毛。7、8月間開花;圓錐花序長12~23厘米,無毛;花白色,具短花梗;花冠管與萼略等長;雄蕊2枚,著生于花冠管喉部,亦與花冠裂片略等長;子房上位,2室。核果長圓形,長10~12毫米,成熟時藍黑色。種子長橢圓形。生于混交林中和林緣谷地。分布于我省及浙江、江蘇、湖南、福建、廣西、云南、貴州、四川、江西、河南、山西、河北、陜西、甘肅、山東、安徽、臺灣等省區,栽培或野生。粵北民間常植于村邊、庭園或田埂旁作綠籬。
【藥材】產地我省產于北部、西北部,東北部、西部、西南部地區,以粵北各縣出產較多,主要為栽培品。采收加工冬季采收。摘取成熟果實,除去枝葉果梗,曬干;或稍蒸,或置沸水中略燙后,曬干。性狀呈腎形、橢圓形或倒卵形,基部常有果梗痕或具宿萼及短梗。長5~8毫米,直徑3~4毫米。表面藍黑色、紫棕色或黃棕色,有皺縮紋。外果皮薄,中果皮稍疏松,易剝離,內果皮木質,黃棕色;內有種子1粒,間見2粒,種子腎形,紅棕色,兩端稍尖,斷面類白色,油性。氣微,味甘而微苦澀。質量要求以果粒飽滿,腎形、紫黑色、無果梗者為佳。按我國藥典(1990年版)規定:本品含雜質不得過3%。包裝貯藏用麻袋裝載,存放于通風干燥處。
【藥理】升高白細胞的作用本品對于因化學療法及放射線療法引起的白細胞下降,有使其升高的作用。抑菌作用50%煎劑用平板挖溝法試驗表明,對金黃色葡萄球菌、福氏痢疾桿菌、大腸桿菌,傷寒桿菌、綠膿桿菌均有抑制作用。增強免疫功能有促進健康人淋巴細胞、母細胞轉化作用,還有增加溶血空斑形成細胞數。其他作用本品內含齊墩果酸有強心、利尿、護肝降酶、抗炎和抑制S-180腫瘤等的作用。毒性毒性極低,兔一次灌服新鮮成熱果實75克,無任何毒副反應。
【炮制】女貞子揀除雜質,整理潔凈。酒女貞子取凈女貞子,按女貞子重量用20%白酒拌勻,悶潤,待酒被吸盡后,蒸2~4小時,取出,曬干。酒制后呈灰黑色或黑褐色,具酒氣。經酒制能增強有機酸在水中的溶解度,改變油脂的滑性,增高糖分含量,增強補益作用。鹽女貞子取凈女貞子,按女貞子重量用2%食鹽加適量水稀釋,拌勻,悶潤,待鹽水被吸盡后,蒸2~4小時,取出,曬干。鹽制后呈灰黑色或黑褐色,味微咸。經鹽制能入腎,增強補腎作用。
【醫療用途】性味甘、微苦,平。歸經歸肝、腎經。功能與主治滋補肝腎,明目烏發。用于肝腎陰虛所致的頭暈眼花、耳鳴腰酸,須發早白;近有用于神經衰弱,視神經炎,慢性氣管炎,慢性苯中毒,老年習慣性便秘。用法與用量9~15克,水煎服。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