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5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1黃楊木(buxusspp)的基本情況黃楊木為黃楊科(buxaceae)、黃楊屬(bunus)植物,英文名boxwood。為常綠灌木或小喬木,世界約70余種,分布歐洲、亞洲、熱帶非洲及中美洲等地。我國約17種,云南約8種。根據《中國木材志》的記載“湖北神農架林區、江西武夷山、四川省均有成片分布或栽培的小喬木用材林,山東嶗山林場有胸徑達30cm左右的黃楊”。另根據有關文獻記載,云南雖然有8種,且全省各地均有分布,但多散生在各地闊葉林、灌木叢或山谷石灰巖上,尚未見有成片天然純林或大面積人工林存在。由于生長十分緩慢,天然生長的黃楊要達到胸徑20cm需要400年左右時間,其為珍貴名材,此其原因之一。80年代中至90代初,在全國濫伐森林資源的狂潮中,云南曾偶見小批量商品材運銷省外,其徑級多為10-20cm,長1-1.5m的小原木,致使祖先遺留下來的寶貴森林種質資源遭到嚴重的破壞。自1996年國家明令禁伐天然林以后,情況才得到了扭轉,現在恐怕全國各地均無商品材供應。不久前,上海一生產廠家,曾打電話來昆明,詢問黃楊木的資源情況,并問及美國是否有商品材出口?經查閱國外有關文獻,雖然歐洲、熱帶非洲及中美洲等地均有分布,但亦無成批商品材供應。因此,為了滿足生產上的需要,選擇適當代用木材的工作勢在必行。
2黃楊木(bmicrophyllas.etz)的識別與利用黃楊為常綠小喬或灌木,樹皮灰黃褐色,厚約5mm,細縱裂。分布長江流域及其以南各省區。在云南主要分布滇中及以北中海拔地區的闊葉林,灌木叢或山谷石灰巖灌木林中。本材為散孔材。材色鮮黃或淡黃褐色;心邊材區別不顯明;有光澤;生材切面微有泥土氣味;滋味微苦;生長輪不顯明至略顯明,寬度不均勻(0.20―o.30mm,平均o.25mm)。晚襯帶色略深。管孔甚多,極小至甚小,在肉眼下根本不見,放大鏡下亦僅約略可晰;通常為單管孔,稀短徑列復管孔(2個);在生長輪內由里向外逐漸減少減小,分布不均勻;散生。縱剖面上隱約見晚材帶形成的淡黃褐色細線條。軸向薄壁組織不見。木射線中至略密;極細至略細,在肉眼下隱約可見,放大鏡下明晰。波痕及胞間道缺如。木材紋理斜行;結構甚細至極細,均勻;材質略硬重(氣干密度0.85g/cm³³);干燥緩慢,干后尺寸性穩定,不翹裂;抗蟲耐腐性強;鋸解容易,車旋及雕刻性能特好,切削面極為光潔細致;油漆后光亮美觀;膠粘容易,握釘力較強。黃楊屬樹種木材,各種間材質十分接近,差別甚微。結構細致而均勻,材色淡雅悅目,切削時無堅硬感,最適于作小型雕刻及車旋各種美術工藝品。長期以來,一直被用作象牙及玉石雕刻的木座,以及珍貴圖章的優質原料。亦常用以車旋妝飾品和玩具、木梳、鑲嵌工藝品、民樂器如二胡的柄和線軸、精致木盒、木尺、木梭、算盤珠、工具柄、棋子、煙斗及手杖等。
3可供選擇的代用樹種木材簡介
3.1水團花(adinacordifolia;a.spp)又稱水黃棉,俗稱黃楊木,英文名adina.茜草科(rubiaceae)落葉喬木,高達30m,胸徑1m。產滇西熱區及海南省、印度、斯里蘭卡、越南、老撾、柬埔寨、緬甸、泰國均有分布、滇緬口岸常有進口材。木材為散孔材,材色鮮黃至暗黃褐色;心邊材無區別;有光澤;生材具辛辣氣味,干后消失;滋味微苦。生長輪不顯明至略顯明,寬度不均勻,輪間介以深色帶,每厘米1―4輪。管孔略多至多;單獨及短徑列復管孔(2―4個);甚小至略小,在放大鏡下略見;大小略一致,分布頗均勻;侵填體未見;散生;軸向薄壁組織不見。木射線甚多,極細至甚細,在放大鏡下略見,徑切面上射線斑紋不明顯(在肉眼下不見)。波痕及胞間道缺如。木材紋理直或斜;結構甚細,均勻;硬度及重量中等(氣干密度0.69g/cm³);干燥緩慢,不翹裂,干后尺寸性穩定;抗蟲耐腐性強;切削容易,切面光滑,車旋性能良好。一般被用作玩具、木尺、筆桿、紗管、線心、木棱,并可作妝飾雕刻、鏡框、相架、鋼琴鍵等;色澤美觀,亦常用作家具、儀器箱盒、木梳、工農具柄、刷背及其它日常用具等。因其抗蟲耐腐性強,產區群眾常用作建筑的房架、檁條功門窗等。在印度為常見工業用材。綜上所述,根據其材色、材質和加工性能等,可以認為是代替黃楊木使用較為理想的材料。本屬植物約30種,分布亞洲和美洲熱帶及亞熱帶地區,我國約10種,云南有4種。東南亞可提供商品材者約8―9種。材色,材質相近,氣干密度在0.66-0.98g/cm³之間,用途亦略同。茜草科以下幾屬樹種木材亦可考慮①魚骨木(canthiumspp),英文名butulangcanthium。本屬植物約200種。產熱帶亞洲、非洲和大洋洲,我國有5種,云南有4種。其中魚骨木(c.dicoccum)為常綠喬木,產兩廣、海南和云南。中南半島、馬來半島、印度尼西亞、菲律賓及澳大利亞等地。其木材亦為散孔材,褐色或黃褐色;有光澤;結構甚細,均勻;材質略硬重(氣干密度0.81g/cm3);大葉魚骨木(c.simile,0.59g/cm3),產廣西、海南及云南,二者材色、材質及加工性能和用途與水團花略同。②烏檀(naucleaspp)和新烏檀(neonaucleaspp);英文名ffsthead-tree。前者約30種,分布熱帶亞洲、非洲及大洋洲,我國有1種,產兩廣及云南;東南亞有出口商品材10余種◇者約50種,分布熱帶亞洲,東南亞有出口商品材約15種,我國有4種,云南有3種。兩屬樹種木材均為黃色至橙黃色散孔材,結構細,均勻;材質略硬重(氣干密度0.55―0.88g/cm3);加工性能相近,利用情況略同,均可試用代替。③桅子(gardeniaspp),英文名gardenia或box-wood。約50種,分布全球熱帶及亞熱帶地區,我國有6―7種,分布兩廣、云南、海南和臺灣等地。云南有4種,但僅大花桅子(g.seotepensis)1種為落葉喬木。東南亞有出口商品材5―6種。木材為乳白色或淡黃白色散孔材;紋理直;結構甚細,均勻;材質略硬重(氣干密度0.77-0.86g/cm³)。用途略同,可試代用。④山黃皮(randiaspp),英文名randia。約230種,分布全球熱帶地區。我國有18種,產西南部至東南部,云南有12種,其中以越南山黃皮(r.cochinchinensis)和山黃皮(r.canthioides)、嶺羅麥(r.wallichii)3種為最常見的常綠喬木。東南亞有3―5種商品材出口。木材均為散孔材;黃色至黃褐色;紋理斜;結構甚細,均勻;材質略硬重(氣干密度0.72-0.82g/cm³)。以上所列茜草科樹種,材色與材質均極相近,用途亦略同,均可試用代替。
3.2灰木(symplocosspp)又稱山礬,英文名sweet―leaf屬灰木科(symplocaceae)植物,約300種,分布熱帶亞洲、美洲及非洲、我國約80種,主要分布南方各地林區。東南亞有少量商品材供應。木材為散孔材,材色黃白至黃褐色微紅;心邊材區別不顯明;紋理直;結構細至甚細,均勻;重量中等至重(氣干密度0.55-0.85g/cm³;南嶺灰木sconfusa0.80g/cm³);干燥速度中等;加工性能良好,切面光潔,適于車旋。一般用作工農具柄、木尺、刷柄、棋子、玩具、雕刻、鑲嵌、房屋建筑及室內裝修等。種類繁多,可選擇其密度較大者代用。如滇產黑皮山礬(s.discolor,木材淺黃褐色,氣干密度0.71g/cm³),可試行代用。
3.3衛矛(evonymusspp),英文名spindle-tree。屬衛矛科(celastraceae)植物,約150種,分布北溫帶。我國約90種,遍布全國,云南有70種,多為灌木或小喬木,滇產長葉衛矛(e.oblongifolius),西南衛矛(e.hamiltonismus)及大花衛矛(e.grandiflous)等數種為喬木。木材為散孔材。材色黃白,心邊材無區別;有光澤;紋理直或斜;結構甚細,均勻;重量及硬度中等(滇產大花衛矛氣干密度0.73g/cm³;廣東多花衛矛e.nyriantha0.78g/cm³);加工性能良好;切削容易,尤利車旋。最適于作雕刻、車工、文具(木尺、三角板、鉛筆桿、筆桿、制圖板等)、印章、木刻、玉雕及牙雕木座,車旋玩具及裝飾品、鑲嵌工藝、木梳、線軸、棋子、木履等,是代替黃楊木使用較為理想的原料。
3.4筆木(wrightiaspp),英文名commonwrightia。屬夾竹桃科(apocynaceae)植物,約30種,分布全球熱帶地區。我國有6種,云南有5種,東南亞有10余種可提供商品材。木材為散孔材。材色淺黃褐;心邊材區別不顯明;有光澤;無特殊氣味和滋味;紋理直;結構甚細,均勻;硬度及重量中等(氣干密度0.51-0.62b/cm³);易加工;干燥快,車旋性能良好,切面光潔;為雕刻及車工的優良用材。適用于雕刻印章,裝飾木雕和其它工藝美術品、玩具、棋子、筆桿、鏡框、鑲嵌及鉛筆桿等,用作家具及室內裝修十分美觀,是代替黃楊木使用的優質原料.
3.5山茶(camelliaspp),英文名camellia。屬山茶科(theaceae)值物,約200種,分布亞洲東部及東南部,我國約190種,分布長江以南各省區。云南有60種,多為常綠灌木或小喬木至喬木。木材為散孔材至半環孔材,材色黃褐至淡紅褐色;心邊材區別不顯明;有光澤;無特殊氣味和滋味;生長輪一般略明顯、寬度不均勻;管孔數多;甚小,在放大鏡下略見,分布略均勻;散生。軸向薄壁組織不見。木射線稀至略密,甚細至中。木材紋理斜行交錯;結構甚細,均勻;重量及硬度重至硬重(氣干密度0.73―0.95g/cm³);廣東產廣寧油茶csemiserrata0.85g/cm³;廣西產尖葉茶c.cuspidatao.75g/cm³);干燥慢;能耐腐;切削中至略難,切面甚光潔,尤適于車旋加工。通常用作工農具柄、農具及家庭用品,手杖、玩具、木梳、雕刻(如印刷版、印章及裝飾品等),可試代用。
3.6枇杷(eriobotryaspp),英文名loquat。屬薔薇科(rosaceae)植物,常綠喬木或灌木。約30種,主要分布亞洲溫帶和亞熱帶地區,我國有13種,云南有9種。木材為散孔材。材色淺紅褐至灰紅褐色微黃;心邊材區別不顯明;有光澤;無特殊氣味和滋味;生長輪略明顯,寬度不均勻,晚材帶色略深。管孔甚多,甚小。僅在放大鏡下略見,大小略一致,分布頗均勻;散生。軸向薄壁組織不見。木射線中至略密,極細至略細,放大鏡下可見;徑切面上肉眼可見射線斑紋,木材紋理斜行交錯;結構甚細;均勻;材質略硬重(氣干密度o.73-0.97g/cm³;廣東產枇杷e.cavaleriei0.81g/cm3,山枇杷e.fragrans0.97g/cm3;廣西產枇杷ejaponica0.88g/cm3,山枇杷0.93g/cm3);加工略難,但車旋性能良好。一般用作車工,雕刻(印章、裝飾美術工藝等品)、木梳、工農具柄、秤桿等,可試代用。
3.7石楠(photiniaspp)又稱石斑木,英文名photinia。亦屬薔薇科植物,落葉或常綠,喬木或灌木。約60余種,產亞洲東南部及北美。我國約40種,云南約20種。木材為散孔材。材色黃白至淺紅褐色;心邊材區別略顯明;生長輪略明顯,輪間呈淺色帶;有光澤;無特殊氣味和滋味。管孔甚多,甚小,放大鏡下亦不明晰,大小一致,分布略均勻;散生。軸向薄壁組織不見。木射線略密至密,極細至略細,在放大鏡下可見;徑切面上肉眼可見射線斑紋。木材紋理直或斜;結構甚細,均勻;重量硬度中至略重(廣西產橢圓葉石楠ph.beauverdiana氣干密度0.68g/cm3;廣東石楠ph.serrulata0.88g/cm3;安徽產石楠0.98g/cm3;廣西產光葉石楠ph.glabra1.01g/cm3,桃葉石楠ph.prunifolia0.99g/cm3)。加工性能良好,切削容易,切面光滑,利于車旋;干燥慢;能耐腐。通常用作裝飾木刻及印章、木梳、木棱、琴柄、車工玩具、棋子、木紐扣、算盤珠框,秤桿、筷子、工農具柄、車輪等。可試代用。
3.8花楸(soorbusspp),英文名mountain-ash。薔科落葉喬木或灌木,約80種,產北溫帶。我國約50種,云南約40種,約10余種具材用價值。木材多為散孔材(少數環孔材),材色淺黃灰褐至淺黃褐色,心邊材區別不顯明,老樹心部材色稍深;有光澤;無特殊氣味和滋味。生長輪不明顯至略明顯,輪間介以深色帶。管孔甚多,甚小至極小,在放大鏡下略見,大小略一致,分布頗均勻,斜列或徑列。軸向薄壁組織在放大鏡下不見至略見,輪界狀及傍管狀。木射線中至密,甚細至略細,在放大鏡下略見,徑切面上肉眼可見極細微的射線斑紋。波痕缺如;胞間道未見。木材紋理直;結構甚細,均勻;硬度及重量中等(東北產花楸s.pohuashanensis氣干密度0.61g/cm3;云南花楸s.wallichii0.70g/cm3);干燥較慢,干后尺寸性穩定;能耐腐;切削容易,切面光滑細致。最適于作雕刻及車旋制品,國內有名的劍川木雕多用云南花楸制作,民間常用作雕花家具及工藝品。亦可作印章,印刷木板及裝飾品,算盤珠,煙斗、玩具、文具、木梳、鏡框、手杖、工農具柄等。當可試行代用。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