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當前,冀中南麥區二、三類麥田已基本普澆一遍水、普施一遍肥,為促進苗情轉化、奪取豐收奠定了基礎。但通過筆者調查和群眾反映,仍有部分麥田未能明顯由弱轉壯,表現為群體小、長勢弱,制約了小麥的良好發育,對將來的產量形成仍有一定的影響。據筆者調查分析,認為這類麥田主要是由于去年部分搶墑播種,又未澆凍水,造成小麥需水臨界的三葉期缺水而形成的生理缺陷,前階段小麥的灌溉、追肥雖然起到了一定的促發作用,但遠遠不能滿足此類麥田的需求。故此,筆者認為這類麥田仍然不能放松,要堅持以“促”為主,可采取以下4方面技術措施,使小麥苗情迅速轉化升級。
一、噴施葉面肥對于二、三類麥田,部分地塊水肥與根系發生離析,其根系發育受滯,缺乏有效活性,灌溉、施肥效果不明顯。而葉面肥由于噴施在葉面上,不直接與土壤接觸,避免了在土壤中養分的固定、失效或淋溶損失,養分吸收后,直接被輸送到作物生長最旺盛的部位,養分利用率高。筆者通過多年試驗、經驗,總結得出,建議采用碧護或豐必靈進行葉面噴施,也可采用專用葉面肥漯效王、綠風95、噴施寶或自制磷酸二氫鉀、尿素水溶液等,進行常量噴霧,從現在開始間隔5~7天,連續噴施2~3次,以達到促弱轉壯,增加畝穗數、穗粒數、千粒重等,提高產量。據邯鄲市農業局技術站2006年在邯鄲縣黃粱夢鎮盧英堡村噴施豐必靈試驗,噴施三次,畝穗數增加5萬,穗粒數增加6個,千粒重增加2~3克,畝產量可增加60~90公斤,這是一項投資小、增產效果比較明顯的措施。
二、中耕鋤劃中耕鋤劃是一種很好操作的農藝措施,現在很多群眾都由于各方面原因忽視這項工作。今年特殊年份、特殊苗情,應予高度重視,可在澆水后土壤墑情適宜時,及時進行中耕鋤劃,達到提溫保墑的作用。針對近年來,由于機械化程度的普及,小麥的行距窄,以前的農具不再適應的問題,可用耙子進行摟劃,同樣起到相應的作用。
三、及時防除雜草以闊葉雜草為主的麥田,澆水后在雜草3~5葉期,上午10時以后下午3時以前,氣溫超過10℃時噴施10%苯磺隆10~20克,禾本科雜草節節麥、野燕麥結合田間作業可進行人工拔除。
四、搞好病蟲害防治近年來,小麥全蝕病害、根腐病、紋枯病有所發生,往年發生病害地塊,小麥返青后要開始噴灑20%三唑酮或12.5%禾果利預防,在發病重地段順壟噴淋莖基部提高防治效果。同時,近幾年小麥吸漿蟲發生范圍不斷擴大,發生程度明顯加重。防治小麥吸漿蟲應以蛹期防治為主和成蟲期掃殘輔助相結合的策略。一般在小麥抽穗前3~5天畝用2.5%甲基異柳磷粉劑或3%辛硫磷顆粒劑1.5~2公斤或5%毒死蜱粉劑600~900克,拌細土25~30公斤配成毒土,于無露水時順麥壟撒施,施藥后澆水以提高防治效果。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