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豫麥70系河南省內鄉縣農科所以綿陽84-2/內鄉82C6//豫麥17復合雜交于1995年選育而成。2000年河南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
高產:白粒。長芒。株高75cm。分蘗成穗率高。具有高產、穩產、優質、多抗、適應性廣等特點。1996~1997年內鄉繁育175畝,平均產量517kg,展示田615kg,較豫麥18增產16.5%。1997~1998年河南省區試南陽組較對照增產。1998~1999年河南省超高產區試春水肥,畝產538kg,比豫麥18增產5.73%;1999~2000年畝產567kg,比豫麥18增產0.93%,居第3位。同時,河南省白條河農場和新鄉市頓房店鄉萬畝連片示范畝產550kg,高的650kg。安徽、江蘇、河北、山東等地都表現出高產。一般畝穗數41萬,穗粒數39,千粒重42g。長方大穗,田間穗層整齊。籽粒半角質,黑胚率低,外觀商品性好。?
穩產:豐產性穩定,生長穩健。揚花、灌漿、落黃和順。在不同地域、不同年份、不同氣候條件下無大差異。經多點試驗示范,連續4年畝產超過500kg。?
優質:據農業部谷物品質監督檢驗測試中心檢測:籽粒含蛋白質15.21%,濕面筋32.2%,面粉吸水率53.28%,面團穩定時間12.8分鐘,綜合評價值80.2分,達到國家優質專用小麥標準。?
多抗:高抗條銹病和土傳花葉病,中抗赤霉病與紋枯病。株型緊湊,中稈、粗壯、彈性好,抗倒伏。2000年小麥生長中后期長達5個多月未降透雨,新鄉市頓房店鄉仍有大面積畝產550kg地塊。越冬期在河北、北京地區-30℃~-17℃低溫條件下安然無恙。后期生長平穩,灌漿正常。葉窄上舉并功能期長,落黃好。籽粒飽滿,不早衰。?
適應性:河南、湖北、安徽、山東、河北、陜西、山西、江蘇、四川、北京等均較適宜種植。該品種屬弱春性中早熟品種,適播期較長。選擇中性或微堿性土壤(重砂土或酸性土不宜),有機質豐富地塊,適墑整地。畝施底肥3000kg農家肥、20kg磷酸二銨,15kg尿素、10kg氯化鉀,配施一些微量元素如鋅、硼等。地下蟲害嚴重者用辛硫磷處理。種子無包衣者,可用辛硫磷和三唑酮兌水拌種晾干即可。以10月10~25日播種為宜,黃河以北可早3~5天,黃河以南可遲5~10天。畝播量5~7kg,基本苗8~10株為宜。中耕蹲苗,壯苗越冬。拔節和灌漿期調補水肥,齊穗至灌漿期噴施磷酸二氫鉀、三唑酮和多菌靈,以防病害。蠟熟即收,防止淫雨霉變和穗發芽。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