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1.控旺、防凍。對早播、旺長麥苗,主莖葉片達到6葉以上,有提前拔節趨勢的田塊,應及時采取中耕、鎮壓、化控等措施抑制生長,防止凍害。一般在晴天無露水時,土壤半干半濕時鎮壓1-2次,化控可采取畝用15%的多效唑50克兌水40公斤噴霧。在降溫來臨之前,采取覆蓋有機肥和秸稈。一旦主莖和大分蘗發生凍害,要及時采取追施有機肥、速效氮肥或與澆水相結合的補救措施,促成分蘗成穗,減少凍害損失。
2.重施臘肥,促苗轉化。對10月底前播種,因墑情不足出苗偏晚的田塊,或因底肥、苗肥不足造成個體發育瘦弱、群體不發達的麥田應重施一次臘肥,一般畝施尿素5-7.5公斤+鉀肥5公斤。
3.合理施春肥。立春前后,針對不同的苗情,合理施用春肥。對冬前拔節主莖受凍的麥田和每畝莖蘗數在50萬株以下,群體明顯不足的麥田,要早施重施春肥,開春后應迅速每畝追施尿素7.5-10公斤,增加冬小麥春季分蘗。每畝莖蘗數在50萬至80萬株的麥田,可在冬小麥拔節前后,根據冬小麥葉色,看苗確定追肥的時間和數量。一般可每畝追施尿素2.5-5公斤;麥苗密度大、長勢枝旺的麥田,不宜追肥。
4.搞好溝廂升級。利用農閑時間,清理廂溝、腰溝、圍溝,達到溝溝相通,四溝配套。
5.做好春季除草。以雙子葉雜草危害為主的麥田,在雜草3-5葉期每畝選用20%使它隆50毫升,或75%的巨星1-1.5克,兌水40-50公斤噴霧。以單子葉雜草為主的可用6.9%騾馬50毫升,兌水40公斤噴霧。
6.積極防病蟲。對小麥條銹病采取“挑治、點治及見一點打一片”的方法進行控制。藥劑采用20%三唑酮乳油每畝50毫升或12.5%禾果利可濕性粉劑每畝20克,兌水45公斤均勻噴霧;對小麥紋枯病、白粉病在田間病株率達到10%以上時,采用井岡霉素每畝40克,加12.5%禾果利可濕性粉劑每畝20克,兌水40公斤均勻噴霧防治。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