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日前,平谷區夏各莊鎮紀太務村農民楊振宗家正在忙加工粉條,燒水、漏粉、清洗、晾曬忙得不亦樂乎,粉條還沒做完就有不少人前來預定。今年,他家的5畝白薯產量不錯,預計可制成1500公斤粉條,除去開支,僅粉條這項怎么純收入也得1.5萬元。
夏各莊鎮紀太務村、陳太務村、王都莊村等七個村的土壤是黃沙地,適宜種植白薯,今年,該鎮種植白薯面積達785畝,產量約28.8萬公斤。手工制作白薯粉條的傳統在夏各莊鎮由來已久,是以精制的白薯淀粉為主要原料沿用傳統的生產方法人工漏制而成的,有寬粉、細粉兩種。白薯粉條具有外觀光潔、色澤純正、韌性強而無雜質,便于長期貯存和運輸的特點,從種植栽培、淀粉的濾制沉淀及粉條的加工制作均不含化學制劑。白薯不光能做粉條,還能制成淀粉,制完粉條后的渣滓還能喂豬等等。今年,白薯粉條在價格上漲幅比較大,市場價每公斤12/元,讓農民的腰包里揣滿了票子。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