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種薯應選擇健康無病、無破損、表皮光滑、貯藏良好且具有該品種特征的薯塊,如有條件最好選擇50克左右的整薯播種,可避免切塊傳病和薯塊腐爛造成缺株,當前冬季生產中使用100克以上的大種薯比較多見,這部分種薯播種前需進行切塊處理。
1.催芽處理 當種薯生理年齡幼嫩、未過休眠期時需要催芽處理。將需催芽的種薯置于高溫、潮濕、黑暗的條件下,促其度過休眠期,然后攤放在散射光下,促芽變壯、變綠。部分品種需在陰涼潮濕處做催芽床催芽,將干凈過篩的河沙用25%的甲霜靈或58%的甲霜靈錳鋅500倍液,加0.5~1ppm的赤霉素,噴撒在河沙上,邊噴邊拌均勻,然后做成催芽床,沙厚3厘米,在上面擺放一層種薯,蓋2厘米沙,如此擺4層。上蓋3厘米厚的沙,保持床內潤而不濕,催芽5~7天后檢查。播前仍未渡過休眠期的,可再用赤霉素0.5ppm、1000倍多菌靈、0.2%磷酸二氫鉀溶液對薯塊進行均勻噴霧,自然晾干后播種。
2.切塊處理 大種薯需要進行切塊處理。按國際上通用的切塊標準,每個薯塊重50克左右,每個切塊具有1~2個芽眼,切塊應直切,使每個切塊上盡量帶有頂部芽眼,保持頂芽的生長優勢。切塊前準備切刀兩把,75%酒精或0.5%高錳酸溶液一盆,將切刀浸入消毒。切塊時每把刀切一個種薯后浸入消毒液消毒,換另一把刀切下一個,切好的塊莖在光照下自然晾干或用草木灰加殺菌劑蘸傷口。切塊處理在播種前1~2天進行,切塊后適當晾曬,使切塊表面傷口愈合,木栓化。切塊的種薯較不切塊的種薯,發芽速度快。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