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5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平菇栽培中,常因環境污染嚴重、菇房消毒不嚴、操作過程馬虎、菌種老化等原因,造成接種后培養料受到雜菌感染,嚴重者全部報廢。對這種情況,為了不浪費原料,可采用以下兩種方法進行處理:
1.巴氏滅菌法每100公斤污染料用6000~7000克石灰,400~500克的25%多菌靈,將污染料調至含水量達65%。拌勻后,盡可能地把料堆高,用4厘米粗的木棒在堆上垂直打孔至底部,每隔30~40厘米打一孔洞,旋轉拔出。打完后,覆膜發酵,待料溫升至60℃~70℃時翻堆。復堆后,按前法再翻堆兩次,然后散堆降溫,接入生活力強的菌種,用種量為15%左右。
2.常壓滅菌法先將污染料曬干,曬時用耙子耙動,共曬2~3天。按污染料100公斤、石灰3000克、多菌靈300克來配料,將含水量調至60%左右,裝袋后在常壓下滅菌10~12小時,再悶12小時,待冷至常溫后,接入適齡菌種。
接種后,培養室溫度保持在15℃~20℃,菌絲能正常發育,35天左右即可滿袋,40天出現菇蕾,再過4~5天就能收菇。發育時間比正常料晚5~7天,可收2~3潮菇,生物效率達70%~80%。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