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5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芝麻苗期是指從出苗至現蕾,大約需一個月。這是芝麻的營養生長時期,由于芝麻幼苗生長緩慢,苗期易受苗荒、草荒及病蟲危害,因此加強苗期管理,保證全苗、壯苗為后期花蕾期生長打下基礎,是增產、穩產的關鍵。具體來說有以下幾個方面:
1查苗補苗破殼
芝麻播后5~6d,如不能及時出苗或出苗不全,應立即查找原因,采取措施。對缺苗嚴重的,要及早重播;局部缺苗的,應用同一品種及時催芽補種;少量缺苗的,可移苗補栽。播后遇雨,雨后猛晴,地面的碎土易形成硬殼,應在播后3~4d內,用釘耙橫耙1~2遍,以破除板結,助苗出土。
2間苗、定苗
芝麻齊苗后要及時間苗,“要吃芝麻油,先破十字頭”,即在第1對真葉時進行第1次間苗,將成團的苗散開,拔除過密苗。2~3對真葉時第2次間苗并預行定苗,一般在芝麻長出第4對真葉時定苗。定苗時間不宜過早,尤其在病蟲害嚴重的年份,應適當多間苗,并在行上預留一些健壯苗以做補苗用。移苗前須灌透水,帶土移栽,移栽多在傍晚或陰天進行,移后澆水覆土以利成活。間苗定苗要遵循“密留稀,稀留密,不稀不密留壯的”的原則,按計劃的株距留足苗數。
3中耕除草和培土
中耕的時間和深度應根據天氣、土壤墑情和苗情來確定。“芝麻滿月三道草”,一般的在幼苗長出第1對真葉時進行第一次中耕,中耕宜淺不宜深,以除草保墑為主,防止過深傷根;第二次中耕在芝麻長出2~3對真葉時進行,深度5~6cm為宜;第三次中耕宜在5對真葉時進行,深度可達8~10cm。結合最后一次中耕,進行培土封根,以利排水和灌水,以利防除漬害和干旱,以利減少病害,防止倒伏。此外還應做到“雨后必鋤,有草就鋤”,直至盛花期不再進行。
4防治病蟲
芝麻苗期主要病蟲害有枯萎病、病毒病、立枯病、小地老虎、蚜蟲等,它們可引起缺苗斷壟,影響芝麻生長。可以用2.5%適樂時進行藥劑拌種和3%呋喃丹進行土壤處理,還可以人工捕殺幼蟲、抹去卵塊,及時發現并拔除病株帶出田外銷毀,還可以用50%多菌靈800倍液加48%樂斯本乳油2000倍液進行防治。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