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5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分布與為害:
在我國分布十分普遍,在黃河流域及以南地區經常發生為害。除為害果樹、林木、茶樹等植物外,還為害多種農作物,可將葉片咬成空洞,甚至能把葉片吃光僅留主脈。
癥狀/形態特征:
雌成蟲體長約25毫米,無翅,體肥大粗壯,米黃色,腹部末端有環狀茸毛。雄成蟲體長約15毫米,觸角羽毛狀,體黑褐色,前翅外緣有5-6個透明斑。老熟幼蟲灰黑色,胸部背面兩側有赤褐色條紋。幼蟲體外的護囊長的與葉片連綴而成。
發病規律:
長江以北每年發生l代,長江以南每年發生l-2代,以老熟幼蟲在護囊內越冬,翌年4月中旬至5月下旬化蛹,5月上、中旬羽化,6月下、中旬為卵孵化盛期,8-9月是為害盛期,11月老熟幼蟲開始越冬。幼蟲喜光,多集中為害,取食多在清晨、傍晚和陰天。
防治方法:
1.農業措施結合田間管理,及時摘除蟲囊并銷毀。2.化學防治在低齡幼蟲盛期,用50%甲胺磷或25%廣克威或20%滅多威乳油1500倍液,或5%來福靈2500倍液,均勻噴霧。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