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5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11月8日進入立冬節氣。此時,北方冷空氣已經具有較強的勢力,有時會形成大風降溫并伴有雨雪的寒潮天氣。從多年平均氣溫看,11月是寒潮出現最多的月份,農作物可能遭遇寒害和凍害等。同時,我國大部分地區立冬前后降水顯著減少,空氣一般漸趨干燥,土壤失水較多。因此,對于冬小麥和冬油菜的種植地區,保墑防旱、平衡施肥是很重要的,而平衡施肥對于油菜的優質高產尤其重要。江西農諺云:“立冬油菜小雪麥”;還有農諺“立了冬,把地耕,能使土里養分增”之說。油菜是中國唯一的冬季油料作物,也是一種用地養地的好茬口。它根系發達并分泌大量有機酸,可以分解利用土壤中的難溶性磷。中國是冬油菜生產大國,廣泛分布于長江流域各省及云貴高原。科學施肥是冬油菜高產、優質和高效的重要環節。油菜是需肥較多的作物,對氮、磷、鉀的需求量比水稻多,尤其對磷和硼比較敏感。每生產100公斤菜籽需要吸收氮8~11公斤、磷3~5公斤、鉀8.5~12.8公斤。缺氮時油菜植株矮小,分枝少,產量降低。但是氮素供應過多時,也會造成籽粒中蛋白質增加,含油量下降,所以要合理施用氮肥。只有平衡施肥才能保證油菜籽的產量和含油量保持在較高的水平,而偏施氮肥,造成氮磷鉀不平衡則會明顯降低油菜籽的含油率。從當前生產看,磷、鉀和硼肥的合理施用均能提高油菜籽的含油率和改善油分中的脂肪酸性質。關于油菜平衡施肥的配料用量與配比。在充分利用有機肥的前提下,根據土壤肥力水平和產量目標施用氮磷鉀肥,主要是控制氮肥用量,增施磷、鉀肥。以湖北省油菜養分管理為例,氮、磷、鉀肥的推薦量如下:產量水平200公斤/畝以上,推薦施用氮肥(純N)11~13公斤/畝,磷肥(純P2O5)4~6公斤/畝,鉀肥(純K2O)7~9公斤/畝,硼砂1公斤/畝;產量水平100~200公斤/畝,氮肥(N)8~10公斤/畝,磷肥(P2O5)3~5公斤/畝,鉀肥(K2O)5~7公斤/畝,硼砂0.75公斤/畝等。在施肥時間上,由于油菜生育期長,分次施用氮肥和鉀肥可以提高利用率。為此適當增加施肥次數,除基肥外,還要追施越冬肥、蕾薹肥和花肥;對于直播和套播油菜在冬季需要增加一次提苗肥。氮、鉀肥的分次施用要適當降低基肥的用量,增加生育期中的施用比例。具體施肥時間:對于移栽油菜:氮、胛肥總量的60%作為基肥施用、20%作臘肥(移栽后50天)、20%作薹肥(移栽后80天);而對于直播油菜:氮肥總量的40%作基肥施用、30%作提苗肥(播種后25~30天左右)、15%作臘肥(播種后80天左右)、15%作薹肥(播種后110天左右);鉀肥總量的60%作基肥,30%作臘肥(播種后80天左右)、10%作薹肥(播種后110天左右),其余肥料作基肥施用。當前生產中有一個重要問題,基肥要深施,促進油菜根系生長。以直播油菜為例,它有明顯的主根,側根沿主根分布在土壤中各層次,且側根不夠發達。如果肥料只施于土壤表層,將引導油菜根系(包括主根)只長于土壤表層而不深扎,形成“浮根”,導致油菜扎根不穩,吸收土壤水肥能力下降,并易出現倒苗、脫肥、受旱等現象。而冬油菜生長期間常常會遇到各種自然災害或惡劣條件脅迫,例如2008年初的冰凍雪災、2009年初的干旱,還有每年油菜開花時的春雨和刮風等不利因素,以及成熟期可能遇到的陰雨天氣,對全國油菜生產都是限制因素。總之,平衡施肥有利于冬油菜的安全、高產和優質。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