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5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油菜根腫病近幾年已成為嚴重危害油菜生產的主要病害,該病由真菌侵染引起,土壤可帶菌傳染。病菌在土壤中可存活6-7年甚至10年,可為害油菜、白菜、油冬菜、蘿卜、甘蘭菜十字花科作物根系。當病菌侵染根系,根部出現大小不一的腫瘤,腫瘤后期破裂腐爛發臭,植株表現生長慢矮小,葉色淡,晴天凋萎下垂,最后枯死。該病發生范圍廣、受害后損失大。油菜根腫病一旦發生,則難以防治,等到發病時再去防治為時已晚,因此預防工作尤為重要,F提出該病的發病條件、預防措施供農民朋友參考。
一、發病條件:該病的發生除土壤帶菌外,還必須要有適宜的酸堿度和溫濕度。當土壤酸堿值在5.4-6.5時有利于病害的發生,土壤酸堿值在7.2以上時,則一般不發;土壤溫度為18~25℃、土壤濕度為60%左右時,有利于病害發生傳染;田間水量在50%~98%的范圍內均可發病,田間水量若低于45%病菌易死亡。
二、預防措施:
1、重合理輪作。在上年發病嚴重的油菜田,要與非十字花科作物輪作3年以上;
2、開溝排濕:大春作物收割后,及時開溝排濕,降低田間濕度;
3、調節土壤酸堿度:整地在翻耕細整時撒施石灰粉50?K/畝,適當調酸;
4、處理病殘體:發現病株,及時拔除,將病殘體帶出田外燒毀,并用藥劑或生石灰水灌窩處理;特別是在油菜收割后,應徹底處理病殘體,切勿隨意丟棄病株和漚肥,造成病菌循環傳播;
5、育苗移栽:病區提倡利用無病地作苗床,實行育苗移栽,培育無病壯苗,油菜真葉展開期可用70%百菌清600-8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600~800倍液噴淋或潑澆整個苗床。移栽前用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噴根或淋澆后帶藥移栽,移栽時可澆2%的石灰水為定根水,15天后再用百菌清500倍液灌根1次,移栽后30天內,應勤查早除,拔除病株進行燒毀,并及時補上健苗。
6、直播田:播種時可用75%百菌清1000倍液澆塘,間隔10-15天一次,連續2-3次。同時大田要注意開溝排水,避免田水浸灌。真正做到陰雨天水不上畦,溝無積水。對于低洼易積水的田塊,應采用高畦深溝,及時降低土壤濕度,以促進油菜苗根系發育,增強植株抗病能力。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