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5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審定編號:國審油2005007
品種名稱:中油雜11(區試代號:希望98)
選育單位:中國農業科學院油料作物研究所
品種來源:6098A×R6
省級審定情況:2004年湖北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
特征特性:屬甘藍型半冬性細胞質雄性不育三系雜交種,全生育期長江上游及中游222天左右,長江下游231天左右。子葉長、寬度中等;苗期半直立,葉色深暗綠,頂裂葉片中等大,裂葉4對以上,葉片邊緣波狀;花瓣黃色,花瓣長度中等,寬度較寬,呈側疊狀。株高175厘米左右,分枝部位45厘米左右,分枝11個左右。單株有效角果數340個左右,每角粒數20粒左右,千粒重3.6克左右。田間抗性調查結果:長江上游菌核病發病率2.27%、病指0.99,病毒病發病率0.7%、病指0.24;長江中游菌核病發病率6.57%、病指2.83,病毒病發病率0.83%、病指0.35;長江下游菌核病發病率26.04%、病指16.01,病毒病發病率20.43%、病指9.46。2005年抗病鑒定結果:中感菌核病,中抗病毒病。抗倒性中等。品質檢測結果:長江上游平均芥酸含量0.27%,平均硫甙含量18.38微摩爾/克(餅),平均含油量44.95%;長江中游平均芥酸含量0.27%,平均硫甙含量18.68微摩爾/克(餅),平均含油量44.88%。長江下游平均芥酸含量0.27%,平均硫甙含量19.33微摩爾/克(餅),平均含油量44.20%。
產量表現:2003-2004年度參加長江上游區油菜品種區域試驗,平均畝產167.84公斤,比對照油研7號增產20.35%;2004-2005年度續試,平均畝產152.93公斤,比對照油研7號增產3.22%;兩年區試平均畝產160.39公斤,比對照油研7號增產11.53%。2003-2004年度參加長江中游區油菜品種區域試驗,平均畝產197.596公斤,比對照中油821增產25.71%;2004-2005年度續試,平均畝產162.03公斤,比對照中油雜2號增產0.43%;兩年區試平均畝產179.82公斤。
2003-2004年度參加長江下游區油菜品種區域試驗,平均畝產189.36公斤,比對照皖油14增產11.97%;2004-2005年續試,平均畝產179.99公斤,比對照皖油14增產18.11%;兩年區試平均畝產184.68公斤,比對照皖油14增產14.88%。2004-2005年度參加生產試驗:長江上游區平均畝產141.8公斤,比對照油研7號增產7.79%;長江中游區平均畝產168.08公斤,比對照中油雜2號增產6.23%;長江下游區平均畝產203.28公斤,比對照皖油14增產10.89%。
栽培技術要點:注意防治菌核病,注意施用硼肥。
審定意見:該品種符合國家油菜品種審定標準,通過審定。適宜在四川、貴州、云南、重慶、湖南、湖北、江西、浙江、上海、安徽和江蘇兩省的淮河以南地區、陜西漢中地區的冬油菜主產區種植。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