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5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今年,由于油菜育苗后期雨水較多,油菜苗子嫩綠,栽后長勢差,要使其達到冬壯春發,必須加強栽后田間管理。現根據當前油菜的長勢和生育規律,特提出如下田間管理技術:
查苗補缺
移栽后7-10天要及時查苗,對缺窩油菜要選用健壯苗進行補栽,栽后重施定根清糞水,確保苗齊苗壯。
肥料追施
在油菜田管期間,根據苗情長勢和不同生育期對營養的需要進行合理施肥,能起到促進早發、穩長、壯苔、增枝、促花、添莢、粒重的作用,具有十分明顯的增產效果。
一、苗肥。應早施、勤施。油菜特別是雜交油菜,苗期生長優勢強,需肥量較大。越冬前期是需肥的重要時期,此階段營養供應充足與否,對單株有效分枝數和角果數有重要影響。為了滿足油菜生長發育的營養需求,應根據不同苗勢進行追肥,以有機肥為主。磷能促進油菜的根系發育,增強抗性;鉀可提高油菜的抗寒、抗病、抗倒伏的能力。因此,在追施肥料時應適當減少氮肥的用量,以免植株柔嫩多汁,抗寒力差。一般分2次施用。第一次于油菜移栽后7-10天返青時施用,以利促進冬前幼苗生長。其方法是每畝用人畜糞500-1000公斤加尿素2-3公斤(或碳銨10公斤)窩施灌根。對底肥不足、長勢差、速效肥少的田塊,第一次施肥后半月左右應酌情再追一次。可用尿素4-5公斤(或碳銨15公斤,或人糞尿600公斤)兌水澆施,天旱土干時適當多兌水。施肥應結合中耕除草蓋好肥料。
二、臘肥。臘肥具有保暖、防凍、促春發的作用,要重施。一般在12月中下旬施用。以遲效的廄肥、泥肥、餅肥為主(如用化肥,數量要控制,防止過嫩),配合施用一定量的草木灰、過磷酸鈣,可提高土溫2-3度,起到冬施春發的效果。如11月中下旬綠葉數不足10片的田塊,可在油菜的行間增施豬牛糞或土雜肥等有機肥料,一般畝施草木灰100-150公斤,豬牛糞1000~1500公斤或土雜肥2500-3000公斤(或火土灰900-1000公斤);如苗子更小則應多施。撒施在油菜根莖周圍或灌窩。施后松土,將肥料覆于根際。如11月下旬綠葉數達13片左右的田塊,苗勢旺,葉片顏色深綠的田塊可少施或不施。
三、葉面肥。油菜冬前葉面噴施磷、鉀肥,可提高細胞液濃度,降低冰點,增強抗寒能力。因此可在越冬期間噴施一次磷酸二氫鉀、活力素、惠滿豐等溶液,對缺硼的油菜地可噴施0.2%的硼砂溶液,這樣有利于防凍保苗。
中耕除草
中耕松土能保墑,提高土溫、改善土壤通氣狀況,有利于有機肥料的分解,促進油菜發根、發棵。苗期中耕能起促下(根)又促上(葉)的作用,苗后期深耕既能控上,又能促下,同時也可控制草荒,但中耕要因地制宜,因苗而定,如11月中下旬油菜綠葉數達10片以上的田塊應進行深耕,達到控上促下的目的,有利于安全越冬。中耕時應遵循“行間深、根旁淺”的原則進行。培土壅根,促進根部生長,培土7-10厘米為宜。中耕培土結合施肥效果更好。
排濕防旱
油菜不耐旱,俗話說“爛冬油菜燥冬麥”。水分不足,根、葉生長和花芽分化都將會受到影響。如遇天氣干旱,面土發白,都應抗旱。但地勢低濕或多雨的情況下,應做好清溝排水防漬工作,做到“三溝”即:腰溝、橫溝、廂溝的暢通,以免根系呼吸受阻,葉片發紅,變黃脫落,影響油菜的生長。
防病治蟲
冬前油菜的病蟲害主要是“三蟲一病”即:蚜蟲、菜青蟲、菜螟蟲、病毒病。
今年由于前期干旱,氣溫較高,蚜蟲、菜青蟲等大量發生。特別是油菜一旦被蚜蟲危害,就會導致病毒病的發生,造成嚴重損失,因此必須抓住苗期病蟲防治。其防治方法是:菜青蟲和菜螟等每畝用2.5%敵殺死20毫升(或溴氰菊酯)兌水40公斤均勻噴霧防治。蚜蟲每畝用10%吡蟲啉10~15克(或抗蚜威)兌水40公斤均勻噴霧防治,防治蚜蟲可控制病毒病的發生。若發生病毒病,可畝用病毒a100克兌水40公斤均勻噴霧防治,重病田塊隔七天再噴一次,連用二次,對病毒病具有較好的防治效果。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