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5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新油14號是新疆農科院經作所利用云南引進的芥菜型油菜胞質不育系歐新A系轉育成的單低不育系880589,和經過雜交、自交選育的具有強恢復力、豐產性好、品質優良的恢復系R-4雜交育成的優質雙低芥萊型油菜新品種。
特征特性幼苗半直立型,生長勢強,豐產性好。植株高大,分枝多,莖稈粗壯,基葉深綠色,葉片大,光合作用強,具有很強的單株優勢。株高157.8cm,分枝高度52.2cm,全株有效角果數452個,單株產量14.95g,千粒重2.7~2.9g,畝產194.2kg。籽粒黃色,圓球形,含油率35.68%,硫代葡萄糖苷43.76umol/g,芥酸含量0.31%,符合國家雙低標準。該品種全生育期94~135d左右,屬中晚熟春性雜交種。較耐肥抗倒,較耐白銹病和霜霉病。適宜全疆冷涼地區種植。
在參加新疆維吾爾自治區1999~2000年油菜第8輪品種區域試驗中,從2年多點試驗結果看,芥菜型油菜雜交種新油14號產量最高,2年試驗均位于參試品種的首位。2年平均折合畝產194.2kg,畝產油69.3kg,分別較新油11號增產12.65%,較新油9號增產22.76%,增產極顯著。品種豐產性及其穩定性分析評價中,新油14號在4個參試點中均表現出具有較大的增產潛力和較強的適應性。
培育者新疆農科院經作所
地區及技術1.適期早播:以3月中下旬4月上旬播種為宜,采用頂凌播種則更好。播前每畝用5%甲拌磷1.5~2.Okg與種子、種肥混勻后條播,畝播量350~400g,畝留苗1.5萬~2.5萬株,機械收割以每畝2.5萬~3.0萬株為宜。2.田間管理:以早字為頭,以促為主,促控結合,重施底肥,早施追肥,巧施葉面肥,一般畝施尿素10~15kg、二銨10~12比,總施肥量略高于常規品種,缺硼地區基施硼砂0.5~1.Okg。5葉期結合追肥輕澆頭水,以水調肥,生育期內澆水3~4次。3.防治病蟲:苗期應注意防治跳甲,花果期應及時防治蚜蟲、露尾甲及小菜蛾等。4.適時收割:人工收割在七成熟時早晨或陰天收獲為宜,機械收割則需全部枯黃時清晨收獲,或分割、收兩步收獲,以減少落粒損失。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