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5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油菜白銹病又叫油菜龍頭病。是油菜產區發生普遍、為害比較嚴重的病害。除為害油菜外,還為害多種十字花科蔬菜。
癥狀油菜白銹病從苗期到成株都可以發生,為害葉片、莖、花及英。葉片染病,在葉面出現淡綠色小點,漸變黃綠色,在病部背面長比白色隆起的炮斑。發生嚴重時,皰斑密布全葉,后期疤斑破裂,散出白色粉未(孢子囊)。莖和花梗受害,顯著腫人肥厚,扭曲象“龍頭”,也長白色皰斑。染病的花瓣肥腫變為葉狀,而下脫落。英染病后,腫大畸形,個結實或結實不飽滿。
病原是鞭毛由亞門、白銹菌屬的白銹病菌的真菌侵染所致。抱囊梗無色,單胞,棍棒狀。抱了囊無色,單胞,近球形。卵孢子球形,黃褐色,厚壁,有不規則的瘤狀突起,在龍頭內形成最多。專性寄生,有生理分化現象,油菜、蘿卜、芥菜卜的病菌為不同的生理小種。
傳播途徑病菌以卵孢子或菌絲體在病組織中越冬。環境條件適宜時,卵孢子萌發,生出游動孢子,從葉片氣孔或表皮直接侵入,并在發病部位產生大量抱于囊,借氣流、灌溉水進行重復侵染。
發病條件病菌適于低溫、高濕的環境條件,病菌產生孢子囊的最適溫度為8~10℃,孢子囊萌發適溫為了7~13℃,最低3~4℃,最高25℃。在濕度大而溫度為8~13℃時,最適于病菌侵入。保護地的土質粘重,澆水過多,晝夜溫差大,結露水重,有利于白銹病的發生和流行。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