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5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一、增施硼肥不同類型油菜對土壤有效硼含量的要求不同,甘藍型油菜對硼更為敏感,土壤缺硼會導致油菜生理機能失調,發生油菜生理性病害“萎縮不實癥”,只開花不結實或少結實。缺硼土壤施用硼肥是解決這一問題的有效措施。根據今年秋播大面積調查結果,油菜普遍施硼不足,為了保證油菜高產,冬前應增施一次葉面硼肥,即每畝噴施0.2%硼砂溶液50公斤(0.1公斤硼砂+50公斤水)。薹高3厘米左右再噴施一次。二、注重苗肥油菜特別是雜交油菜,苗期生長優勢強,需肥量較大。越冬前期是需肥的重要時期,此階段營養供應充足與否,對單株有效分枝數和角果數有重要影響。為了滿足油菜生長發育的營養需求,應根據不同苗勢進行追肥,磷能促進油菜的根系發育,增強抗性;鉀可提高油菜的抗寒、抗病、坑倒伏的能力。在追施肥料時應適當減少氮肥的用量,以免植株柔嫩多汁,抗寒力差。如11月中下旬綠葉數不足10片的田塊,可在油菜的行間增施豬牛糞或土雜肥等有機肥料,能提高地溫2℃-3℃,還可起到冬施春用的效果,一般畝施1000公斤-1500公斤豬牛糞或2500公斤-3000公斤土雜肥為好;如苗子更小則應多施。如11月下旬綠葉數達13片左右的田塊,苗勢旺,葉片顏色深綠的田塊可少施或不施。三、中耕除草促進冬前早發壯苗,特別是三熟制水田油菜應把“攻根”放在重要的位置上,中耕松土能保墑,提高土溫、改善土壤通氣狀況,有利于有機肥料的分解,促進油菜發根、發棵。苗期中耕能起促下(根)又促上(葉)的作用,苗后期深耕既能控上,又能促下,同時也可控制草荒,但中耕要因地制宜,因苗而定,如11月中下旬油菜綠葉數達10片以上的田塊應進行深耕,達到控上促下的目的,有利于安全越冬。中耕結合施肥效果更好。培土宜在封凍前進行,以7厘米-10厘米為宜。四、加強病蟲害防治油菜一旦被蚜蟲危害,就會導致油菜病毒病的發生,造成嚴重損失,因此必須抓住苗期的蚜蟲防治,藥劑可選用抗蚜威、敵殺死、溴氰菊酯(按說明書使用)等,對蚜蟲、菜青蟲有很好的防治效果。深中耕和開好溝,做到“三溝”――腰溝、橫溝、廂溝的暢通,降低地下水位,是防治油菜濕害和病害的重要措施。五、防止早薹早花油菜如播種過早,過密,容易形成高腳苗,出現年前早薹、早花現象。早薹、早花的植株遇到0℃以下的低溫,易導致凍害。冬前不同的薹高與凍害密切相關,即冬前薹越高,養分消耗越多,抗旱能力越差,凍害越嚴重。而正確地摘薹,可抑制主薹“上沖”,促進分枝生長,是避免早春凍害的有效措施之一。當前薹長高到15厘米左右,即可摘薹,一般摘掉薹的生長點為好。摘薹過重可推遲油菜的生育期,導致油菜晚熟。這個時期也可噴施100pm多效唑,抑制薹的生長,也有明確的效果。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