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5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生產過程中最常見的問題,一般年份蕾鈴脫落率為60%~70%,特殊情況下可高達90%以上,因此有效的增蕾保鈴和減少脫落,對提高畝鈴數,增加產量有著重要的意義。1.蕾鈴脫落的原因1.1生理脫落:是蕾鈴脫落的主要原因,造成生理脫落的因素主要有:(1)養分不足或分配不當。(2)開花時降雨、高溫、干旱等不良環境條件會破壞授粉受精過程,導致脫落。(3)棉株體內的生長素、赤霉素等激素類物質含量發生改變后,激素間失去平衡,引起蕾鈴脫落。1.2病蟲危害:病蟲害可直接或間接地引起蕾鈴脫落。蟲害有棉盲蝽、棉鈴蟲、棉蚜等;病害主要有枯、黃萎病和紅葉莖枯病等。1.3機械損傷:田間操作管理不慎,或者遭到冰雹、暴風雨等的襲擊,都會損傷枝葉或蕾鈴,引起脫落。2.減少蕾鈴脫落的措施2.1改善肥水條件:瘠薄棉田肥水供應不足,棉株后期易早衰。增肥、增水對減少蕾鈴脫落有顯著效果。2.2調節好營養生長與生殖生長的關系:土壤肥沃、容易出現徒長棉田應通過控制肥水、中耕、整枝和化學調控等措施,協調養分分配。2.3合理密植,改善棉田光照條件:通過建立合理的群體結構,減少蔭蔽,改善田間光照條件,提高光能利用率,減少蕾鈴脫落。2.4加強病蟲害的綜合防治,把病蟲害所引起的蕾鈴脫落減少到最低限度。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