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5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危害特點:棉蚜以刺吸式口器在棉葉背面和嫩頭部位吸食液汁,使棉葉畸形生長,向背面卷縮。棉蚜危害主要在幼苗期和蕾鈴期,幼苗期危害的棉蚜稱苗蚜,一般危害推遲棉苗發育,造成晚熟減產,嚴重為害時使棉苗不能繼續發育甚至死亡;蕾鈴期為害的棉蚜稱為伏蚜,使蕾鈴脫落,有的造成落葉而減產;棉花吐絮期有時還有棉蚜為害稱秋蚜,污染棉絮,降低棉花品質。防治方法:一、農業防治:實行棉麥輪作,利用小麥屏障作用阻止有翅蚜向棉田遷飛,又便于麥株的天敵向棉株轉移,加強了棉田的調節自控能力。二、利用天敵:麥田治蚜時用不殺傷天敵的選擇性殺蟲劑,如抗蚜威,以保護天敵向棉田轉移。棉田插種高粱,招引天敵,可以很好的控制伏蚜。7月中旬棉花封行以后,如遇連續降雨5―6天,雨后氣溫上升到26℃以上,蚜霉菌可流行,控制蚜蟲危害。保護利用天敵最重要是不要隨便用藥,瓢蚜比在1:150以下就不要用藥。三、藥劑防治:苗蚜百株3葉蚜量2500頭或以出現卷葉株為防治指標,伏蚜平均單株上、中、下3葉蚜量200頭作為防治指標。棉蚜發生達到防治指標時正處于點片為害階段,應進行局部針對性噴霧,避免大面積用藥。可用速殺威、吡蟲啉、蚜虱靈等低毒高效殺蟲劑。也可結合防治三代棉鈴蟲兼治伏蚜。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