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5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棉田冬灌有利于蓄水增墑,改良土壤,消滅越冬害蟲,是促進棉花增產的一項重要措施。
一、蓄墑棉田冬灌可使土壤深層積蓄較多的水分,起到冬水春用、冬水夏用的作用,保證播種時底墑充足,有利于棉花適時播種、提早出苗和苗期生長,同時還可以調節用水季節,緩和春季用水矛盾。據陜西省試驗觀測,冬灌棉田在播種時,0~90厘米土層含水量較未冬灌的高2%~3%,棉花早出苗2天;5~6月間,冬灌比未冬灌的棉田0~30厘米土壤含水量高1%~2%。
二、改土棉田冬灌后,經過冬季及早春的凍消作用,土壤耕層變得疏松,透氣性好,有利于土壤微生物的活動,從而增加土壤團粒結構,改良土壤耕性。
三、滅蟲棉田冬灌水量大且積水時間長,對在土壤中越冬的害蟲具有明顯的抑制和致死作用。據調查,冬灌比未冬灌的棉田棉鈴蟲越冬蛹減少43.5%~72.3%。另有資料表明,冬耕冬灌的地塊,棉鈴蟲蛹越冬死亡率在80%左右,只耕不灌的地塊越冬死亡率為60%~70%,不耕不灌的地塊只有30%~40%。
四、增產綜合河南、河北等省份早期的試驗資料,冬灌及早春灌的棉田,播種時的地溫較播前灌溉的高2~3℃,現蕾、開花早1~2天,棉花增產5%以上。
棉田冬灌,要本著宜早不宜遲的原則,一般掌握在地表開始結凍或夜凍晝消時進行;黃河流域棉田以11月下旬至12月下旬冬灌為宜。冬灌水量可適當大些,一般每畝不少于80立方米。灌后及時耙耱,破除土壤板結,減少水分蒸發。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