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5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眼下,正是棉花營養生長步入高峰期,并逐步轉向生殖生長的階段,也是對肥水吸收較多并且非常敏感的時期。從6月4日之后,陰雨天多,空氣濕度很大,氣溫徘徊在25~30℃,不少種植多年的老棉田枯萎病被誘發出來了,一般枯萎病株率在5%左右,嚴重的田塊病株率為10%左右,部分地段有的發病率在20%左右。有的棉田盲蝽象、棉鈴蟲、紅蜘蛛、蚜蟲也在點片為害。同時,對于偏施氮肥的棉花,在雨水較豐的環境條件下,肥水極端逆轉,極易引起瘋長,主莖日平均增長量一夜之間常超過3厘米以上。這樣,就會造成棉花過早封行,棉田蔭蔽嚴重,蕾鈴大量脫落。一些少數漬澇的棉田,棉花旱后又遭澇災,生態環境更加惡化。因此,各地棉區應因地因苗制宜,強化棉花蕾期及花鈴期的管理,力爭抗災奪取豐收。一、促控結合,平衡生長。對于未進入蕾期的棉苗,應以施用速效肥料為主,加快棉苗生長速度。對于進入蕾期、花鈴期的棉苗,應以施用高含量的復合肥、緩釋肥為主,每畝15~25千克,還要配施鉀肥15千克,掄墑開溝或打穴施入,忌在大田撒施。此時施肥旨在早搭棉花豐產架子,做到7月下旬使棉花能夠封行。對于旺長或瘋長的棉花,要盡快選用助壯素或縮節胺噴施,前期每畝助壯素4毫升或縮節胺1克,進而逐漸加大至8~12毫升或2~3克,去年有的農戶盲目加大用量,化控過度,使棉花的成桃率銳減,必須吸取教訓。二、防病治蟲,安全生長。對于已發枯萎病的棉田,應增施腐熟的有機肥料、生物有機復合肥,還要增施鉀肥,增強對枯萎病的防御和恢復能力,還可噴施一些緩解枯萎病的農藥,如克黃枯類等。對于已見的蟲害,應以防盲蝽象為主,兼治其它害蟲,可選用滅(速)盲蝽每畝20~30毫升,或2%甲氨基阿維菌素苯甲酸鹽可濕性液劑5000倍液,或啶蟲脒3%乳油1500~2000倍液,或吡蟲啉可濕性粉劑1500倍液。三、疏理“四溝”,雨住田干。對于棉田的圍溝、廂溝、腰溝及周邊排水大溝,應徹底清理,做到漬能排,旱能抗。同時,要在雨后破板松土,培土起垅,預防倒伏。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