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5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一、選擇適宜棉花品種 1. 遼棉10號 株高70厘米左右,葉色濃綠肥大。單株結鈴8.43個,鈴圓形,有缺尖。裸地栽培生育期146天,覆膜137天,適于覆膜栽培,霜前花率83-90%。生長勢強,易保苗,不早衰,結鈴性好,棉鈴大小均勻,開絮集中。平均鈴重4.67克,衣分率35 .72%,纖維長度29毫米以上。抗逆性強,對枯萎病、黃萎病、苗期病害及爛鈴病有較高的抗性。棉株松散,生長勢強,種植密度不宜過大,平均每畝6000-7000株,單株留果枝10-12個。 2. 錦棉3號 極早熟品種,株型緊湊,果枝上斜或筒狀,打頂株高強65厘米左右,主莖紫紅色,節間距5-6厘米。葉片較大,葉片不衰,活稈開絮。鈴卵圓形,殼較薄,易開裂,開絮暢而集中,爆裂期15-20天。單株結鈴7.35個,鈴重5.89克。全生育期135-140天,霜前花率85%以上,不抗枯萎病,黃萎病,苗期病害及爛鈴病的抗性和產量水平均稍好于遼棉9號。可適當密植和多留果枝。一般平肥地畝保苗7500-8000株,果枝8-10段;坡薄地9000-10000株,果枝6-7段。低溫多雨年份適當少留果枝。適宜遼北和遼西棉區種植。 二、裸地棉花栽培技術 1. 選地、作壟 (1)地塊選擇:棉花是喜溫、喜光作物。遼寧屬于特早熟棉區,在全國棉區中是緯度最高的省份,北方冷涼地區都不宜植棉;棉花根系發達,根深達2米以上。因此,棉田應選擇土層深厚,肥力中等以上的平地或向陽的坡地。土質粘重、背陽、澇洼冷漿地不宜種棉花,農諺講:“棉苗性似火,沙溜地最好。” (2)作壟:棉籽頂土能力強,并要帶出兩片葉子出土,阻力大。而且,遼寧棉花 增產主要靠君體,必須保證一定密度,播種保全苗是棉花增產的基礎。因此,棉田整地必須細致,棉籽出苗吸水慢,棉籽本身富含脂肪和蛋白質,物質轉化慢,出苗時間長,吸水量大(相當于種子重量),棉田要保持充足的水分。要求棉田整地要及早打壟,秋打壟最好,春天打壟也應在3月底前完成,最遲不超過4月5日(清明前)。整地細無坷垃,上虛下實,土壤含水不低于18%。打壟施肥不應少于3000公斤農肥。 2. 種子處理 (1)種子精土選:棉籽要精選,去掉癟籽、大毛籽、光籽,以芽率不低于90%。 (2)曬種:棉籽殼厚,透水性差,播前種子一定經過晾曬。將棉籽鋪開,晴天曬2-3天,一天翻動幾次,棉籽拿在手一搖動有響聲為宜。曬種注意不要將棉籽直接放在水泥等不易透氣的地上,防止曬出死籽。曬種不僅能提高種子的發芽率,增強發芽勢,還有滅菌、防蟲的作用,不可忽視。 (3)脫絨處理:棉籽脫絨便于播種(機播一定要脫絨),脫絨還可收回作工業原料──棉短絨。 ①機械脫絨。棉花收購部門應將棉籽進行一、二道脫絨,有條件的要脫三道絨。②硫酸脫絨。硫酸脫絨不僅便于選種(通過水選,可以利用省去人工選種),而且可以去掉棉籽上的蟲、病菌,還能利于棉籽包衣。脫絨按每10公斤棉籽絨上加入溫度為110-120的硫酸500毫升,邊倒邊攪拌,至短絨全部溶解,然后水洗晾干。③藥劑拌種,防治病、蟲害:現推廣的棉籽種子包衣新技術,不僅能保全苗,而且提早出苗2-3天,減少苗期蟲害,降低成本。④浸種催芽:棉籽用30-40℃水浸種,浸透種皮,棉仁韋起層待播,溫水浸種要做到勤翻動,避免熱量積累燒籽,特別是遇災毀種的棉田,為了加快浸種時間,水浸要熱,更要注意翻動棉籽。如發現棉仁變黃,說明燒籽,種子就不能再播種。在生產實踐中,還有用80-90℃水浸種的做法,此方法可以燙死成熟度不好的棉籽,但必須注意,一定要要棉籽的溫度降到20℃左右時,才能不翻動。干旱地區如座水播種可以催芽播種。[pagebreak] 3. 一次播種保全苗 (1)適期播種:當地溫穩定在12℃,棉籽出苗后能避開當地晚霜,即為播種適期。遼寧棉區適宜播種期一般年份在4月中、下旬。為了爭取有效生育期,遼西棉區多采用“霜前播種,晚霜后出苗”。 (2)播種密度:一般按選用品種的要求來定。平肥地宜稀,山坡薄地宜密。 (3)播種深度:按著選定的密度、壟距確定株距,無論機播或人工播種,必須做到等距。開溝深度5厘米,但一定種在地平線以上,便于提高地溫和苗期管理。覆土不超過3厘米(干旱地區的四犁播種除外)。 (4)查田補苗保密度:出苗后,缺苗斷條地段要及時補救。缺苗可采取前后、左右借留雙株的辦法;缺苗較多的應立即催芽補種,確保合理密度。 4. 田間管理 (1)早鏟、趟:棉田地管理突出一個早字,促壯苗早發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